專家教您輕松記住教招筆試考點
知識點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說:主張教育起源于動物界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爾諾、沛西·能。
心理起源說:主張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年人的一種“無意識模仿”。代表人物:孟祿。
勞動起源說:主張教育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辨證統一。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凱洛夫。
【小貼士】 生物起源學說:利托能生本;心理起源學說:心理模仿“夢露”;勞動起源學說:農夫種大米。
【例題】生物起源學說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爾諾 B.孟祿 C.沛西·能 D.凱洛夫
中公專家解析:記住上面技巧,那么這道多項選擇題很容易選出A、C。
知識點二:學制
壬寅學制: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是中國首次頒布的第一個現代學制。
癸卯學制:1903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主要承襲了日本的學制,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規定男女不許同校,輕視女子教育。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或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壬戌學制:1922年,民國政府頒布。以美國學制為藍本。規定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叫新學制或六三三學制。
【小貼士】人(壬)頒布,鬼(癸)實施,長期噓(戌)美國
【例題】
1.我國首次頒布的近代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六三三制 D.五四學制
2.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中公專家解析:如果使用以上技巧/記憶口訣,那么這兩道題目就很容易選出答案,分別選擇A、B。
知識點三:意志品質
(一)自覺性
意志的自覺性是指對行動的目的有深刻的認識,能自覺地支配自己的行動,使之服從于活動目的的品質。
(二)果斷性
意志的果斷性是指一個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方面的意志品質。
(三)堅持性
意志的堅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動中能否堅持決定,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和障礙,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質。
(四)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方面的意志品質。自制性強的人,在意志行動中,不受無關誘因的干擾,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堅持完成意志行動。同時能制止自身不利于達到目的的行動。
【小貼士】自(自覺性)己制(自制性)作堅(堅韌性)果(果斷性)
【例題】意志品質有()
A.自覺性 B.果斷性 C.自制力 D.堅持性
中公專家解析:記住口訣就容易選出ABCD。
知識點四: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學習策略教學中應發揮和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
2.內化性原則
內化性原則是指在學習策略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逐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熟練掌握并達到自動化的水平,從而能夠在新的情景中靈活應用。
3.生成性原則
生成性原則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的材料重新進行加工,產生某種新東西。
4.特定性原則
特定性原則是指學習策略一定要適于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5.有效監控原則
有效監控原則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之間的關系上,監控自己使用每種學習策略所導致的學習結果,以便確定所選策略是否有效。
6.個人效能感原則
個人效能感原則是指學生在執行某一任務時對自己勝任能力的判斷和自信程度,它是影響學習策略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動機因素。
【小貼士】煮花生,特見效
知識點五:
心理學家加涅按照學習結果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技能、動作技能。
【小貼士】用一句話將加涅的這五種學習技能串起來記憶:用“智慧”的“言語”“認知”“態度”技能和“動作”技能
知識點六:外鑠論
基本觀點: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1)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即人性趨向于邪惡,人們善良的行為是后天作為的結果?!盎远饌巍?,用禮義法度等去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樹立道德觀念。
(2)洛克,提出“白板說”。
(3)華生,觀點:“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
【小貼士】外(外鑠論)婆尋(諧音“荀”)找落(洛)花生(華生)
【例題】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持這種觀點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華生
D.洛克
中公專家解析:此題借助上面小技巧,容易選出答案BCD。
知識點七:當代教育學的發展
代表人物及著作:
(1)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
(2)布魯納《教學過程》:強調學科結構,提出了結構主義學說和發現教學法。
(3)瓦根舍因創立范例教學理論。
范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真正基礎的本質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范例”內容的講授,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律的方法。
(4)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諧教育理論:在《給教師的建議》(也稱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夫雷什中學》等著作中,系統論述了他的全面和諧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5)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應該以掌握學習為指導思想,以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評價為調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學習理論體系。
【小貼士】姆有掌握,哪有結構,挖根找范例,高度贊發展,全面和諧找斯基
知識點八:布魯納提出的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結構/程序/強化)
(1)動機原則。在教材難易的安排上,必須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維持;太容易學會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難太深難以學會,又易產生失敗感;適度的調適才能維持內在的動機。
(2)結構原則。教師在從事知識教學時,必先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所授教材做適當組織,務必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學到知識。
(3)程序原則。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后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及認知表征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前后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4)強化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反饋使兒童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并使他們逐步具有自我矯正、檢查和強化的能力,從而強化有效的學習。
【小貼士】凍(動機原則)結(結構原則)城(程序原則)墻(強化原則)
以上是教招兩學筆試備考中容易混淆或者記不住的部分考點,通過溫馨的“小貼士”,你會發現:其實,輕松記住教招理論知識,還是有“技”可尋的,比如,以上所采用的“諧音聯想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形象記憶法”等等,接下來,請繼續關注讓你感受教招學習“輕松一刻”的其他方法,敬請期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