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喀拉峻,我們回到特克斯縣城。偶然在網上看到一驢友介紹天山深處“瓊庫什臺”大草原的短文和照片,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我們從未聽說過這個地名,好像是一個末經開發的旅游景區,地處中天山深處,烏孫古道的起點,這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可是打開地圖卻找不到這個地方,導航儀也找不到。但我們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于是決定問路前行,來一個探秘之旅,也就是這個決定,讓我們這次新疆之旅收獲了意外的驚喜。
從特克斯縣城到瓊庫什臺村,約有90公里。大山里人煙稀少,所有路口均無指路牌,在三叉路口等人問路也不容易,還語言不通,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找到進山的道路,大半程是搓板土路,路況極差,大坑連著小坑,顛簸不堪,還要翻越三座山,歷時五個多小時,深入天山腹地,終于抵達瓊庫什臺村。
糟糕的路況
車子開過一個山頭,一個花園般美麗的山村突然展現在眼前,難道瓊庫什臺到了?經詢問山上放牧的牧民,這是“小瓊庫什臺”,我們要找的大瓊庫什臺還有30多公里呢。在這么偏遠的天山深處,竟然有如此規模的花園式村落,著實把我們迷倒了。
純凈質樸、令人驚嘆的瓊庫什臺空中大草原。周邊都已經進入深秋,可這里為什么還是綠草茵茵,一派生機勃勃的夏日景像呢?
途中小憩
這就是瓊庫石臺村,2012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民以哈薩克族為主。村莊四面環山,庫爾代河緩緩流過村莊。這里是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一個木構建筑群,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部分民居已有100多年歷史。
右一的哈薩克婦女是牧家樂老板,我們就住在她家。整個村子不通電,我們的手機也無信號,兩天一夜跟家人斷了聯系,把家人嚇的不輕,好在是虛驚一場。
黃昏時分炊煙裊裊的屋頂,在冷杉和草原的包圍中洋溢著樸實的生活氣息。
夕陽下光影細膩地勾勒著瓊庫什臺大草原夢幻般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