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有多大?在廣東省中就是一塊紅點
乍眼看,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點星辰
但真的是這樣嗎?
聽聽他們怎么說......
昨天下雨了,黃旗山上的樹木遺憾地說:“我聽隔壁鄰居大嶺山說,他們昨晚享受了一次淋浴SPA,可是我們這里還是陽光燦爛呢!”
小白領們說:
“我住‘沙田大道’”,我男票住'沙田鎮',可是我們不是同住,我們是異地戀。”
老街坊們都這么說:
住在洪梅的:“都說鳳崗很有錢發展得很好,但是一年都沒能去到一次。”
住在虎門的:“莞城女人街?沒去過......”
住在黃江的:“上次去東城的廣場好像是叫什么,反正我記得我去過。”
的士司機說:
“我是樟木頭的車,不到南城。”
保潔大叔:
我在東莞做環衛工,
嗯。聽說東莞很大的,我決定只掃一條街。
可惜,我犯了一個錯誤,選擇了一條叫運河東路的街道。
這條路在梨川哪里叫運河東一路,
到東莞文化廣場那里叫運河東二路,
掃到天黑看到鴻福橋的時候,那里的人叫它運河東三路。
學霸會說:
“石龍鎮只占東莞市面積的0.45%,石龍鎮與3個臺灣差不多大,比25個梵蒂岡還要大,求東莞在你心中的陰影面積。”
百度百科告訴我們:
東莞的面積=2465平方公里
所以,從全國來看:
東莞=1.2個深圳=1.5個廈門=2.2個香港=75個澳門=684個臺灣
放眼全球:
東莞=1.1個東京=1.5個倫敦=1.5個曼谷=2個紐約=3.5個新加坡=4個首爾=8個馬爾代夫=23個巴黎=5602個梵蒂岡
哇,如果從麻涌到鳳崗一趟,若放在歐洲,我已經游了好幾個國家。
東莞辣么大,你住哪里呀?
是莞城區?
是萬江區?
是南城區?
還是東城區?
還是說......
你住在其他鎮子?
東莞有32個鎮街
但是,“面積排名”你知道么?
第1名:虎門鎮
面積1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60萬。
▲威遠炮臺
虎門歷史味濃厚,讓人深刻的莫過于虎門銷煙。它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為江海夾角沖擊地。
第2名:清溪鎮
總面積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萬。
▲清溪客家釀酒
清溪是嶺南客家古鎮,客家傳統文化藝術在清溪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獎項,清溪彩扎麒麟制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3名:塘廈鎮
總面積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萬。
塘廈鎮是廣東省中心鎮、東莞市五強鎮之一、中國千強鎮(第五名)。
第4名:厚街鎮
面積12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8萬。
▲燒鵝瀨粉
厚街鎮先后獲得“珠三角工業重點衛星鎮”、“全國鄉鎮企業百強鎮”、“中國明星鎮”、“鄉鎮企業先進鎮”、“中國鉆石餐飲名鎮” 等榮譽。美食有厚街瀨粉、厚街臘腸、“艾角”、酬果仔、什錦菜頭、浦米、堿水粽。
第5名:樟木頭鎮
總面積約118.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18萬人。
樟木頭鎮素有'小香港'之稱,經濟發達。且有觀音山森林公園、濱河公園和冠和博物館等旅游景點。
第6名:大朗鎮
總面積1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萬人。
▲鳳山農業科技園
大朗古時因盛產蓢草(蘆蒸的俗名),故名曰“大蓢”,后便于書寫,遂將“蓢”寫成“朗”大朗鎮內有大朗荔香濕地公園和鳳山農業科技園兩個旅游景點。
第7名:東城區
面積約110平方公里,總人口近50萬。
▲旗峰公園
東城街道是東莞市主城區四個區之一,位于廣深黃金投資走廊中部,可以最快承接廣深港澳產業轉移,提升經濟實力。
第7名:大嶺山鎮
面積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
大嶺山鎮曾被評為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中國家具出口重鎮,也是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大嶺山資源豐富,特色是莞香和荔枝。
第9名:常平鎮
面積108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
▲隱賢山莊
常平鎮是中國南方新型的鐵路樞紐城市,著名景點有隱賢山莊、銀坑森林公園。
第10名:沙田鎮
面積約1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7萬。
沙田鎮是全國首個“龍舟之鄉”,也是“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鎮”、“中國港口物流重鎮”。
第11名:謝崗鎮
面積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
謝崗鎮位于東莞市最東端,是東莞市的“東大門”。特色美食有鷓鴣飯,經典景點為銀瓶山、崖山、先秦古墓遺址(大龍村、大厚村)。
第12名:長安鎮
面積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2萬。
長安鎮起源于東晉,始建于北宋,有千年的歷史。最出名是長安蓮花山森林公園。
第12名:黃江鎮
總面積約98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
▲黃江芙蓉寺
黃江鎮有東莞黃江芙蓉寺,雞啼崗黃氏宗祠等名勝古跡。黃江鎮后獲得 '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廣東省園林城鎮'、'廣東省生態鎮'等榮譽稱號。
第14名:麻涌鎮
面積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
麻涌鎮粵曲文化源遠流長,被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 、“全國文明鎮”、“中國現代港口物流重鎮”、“廣東省教育強鎮” 等榮譽稱號。
第15名:寮步鎮
總面積約8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萬人。
▲香市動物園
寮步鎮最為人熟悉的是,香市動物園,是東莞唯一一家野生動物園。
第16名:鳳崗鎮
總面積8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5萬人。
鳳崗鎮被稱作“客家第 一珠璣巷”、“客僑文化之鄉”。
第17名:中堂鎮
總面積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4萬人。
▲中堂魚包
中堂初名“舂堂”,北宋立村。中堂鎮先后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龍舟之鄉”、“中國十大農產品物流重鎮”、“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等榮譽稱號。
第18名:南城區
面積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2萬。
▲東莞植物園
南城街道地處東莞新城市中心區,具備了堅實的發展基礎,在新的發展機遇面前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第19名:企石鎮
總面積58.29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多人。
▲企石黃大仙廟
企石鎮地處廣州──深圳──香港經濟黃金走廊。另外,農產業荔枝、龍眼為重點的水果種植。
第20名:橋頭鎮
面積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6.54萬人
▲橋頭的荷塘
橋頭素有“荷”文化,先后舉辦“橋頭荷花節”、“荷香美食嘉年華”、
“荷花仙子“等文化活動。
第21名:橫瀝鎮
面積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5萬
橫瀝工業水平發達,是“廣東省模具制造專業鎮”、“中國模具制造名鎮” ,東莞8個重大產業集聚區之一。
第21名:道滘鎮
總面積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萬人。
▲道滘煎堆
道滘鎮是東莞—廣州城市發展的重要銜接帶、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核心區域。是全國著名的“游泳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中國特色食品名鎮”。特色美食有煎堆、糖環、道滘粽、水鄉燒鵝、道滘肉丸和咸菜炒蜆肉。
第23名:石排鎮
總面積4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萬余人。
▲石排醒獅
石排鎮地處珠江三角洲魚米水果盛產區,是廣東省糧食主產地之一。境內有龍眼崗貝丘文化遺址、紅石山燕嶺古采石場、塘尾明清古村落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24名:萬江區
面積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萬人。
▲下壩坊
萬江街道為東莞市四個街道之一,東莞市區副中心之一。東莞萬江下壩坊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
第25名:茶山鎮
總面積4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萬人
▲南社明清古村落
梁武帝時鄉人創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種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第26名:石碣鎮
總面積約3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
▲袁崇煥紀念公園
石碣鎮有袁崇煥紀念公園、單氏宗祠等名勝古跡。石碣鎮先后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范區”、“國家衛生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等榮譽稱號。
第27名:高埗鎮
面積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2萬人。
▲東圃小學
高埗鎮是東莞市下轄鎮,位于東莞市北部。東圃小學,是高埗鎮歷史悠久,意義深遠的一所學校。東圃小學的前身是古江城洲李氏家祠,始建于順治年間。
第28名:洪梅鎮
總面積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萬人。
▲鴨腳包
水鄉洪梅特色的美食有三滾骨、鴨腳包。
第29名:望牛墩鎮
面積31.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2萬人。
▲文化節里出現的七夕公仔
望牛墩鎮位于東莞市西部,有旅游景點七夕文化公園、望牛墩龍舟文化體驗區。曾被評為“廣東省民間藝術乞巧之鄉”。
第30名:東坑鎮
面積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9萬。
▲賣身節現場
東坑鎮二月初二“賣身節”已成為東莞市盛大傳統節日,并享譽省內外。
第31名:莞城區
面積 13.5 平方公里 ,戶籍人口 15.2 萬人。
▲可園
作為東莞市的老城區,一直以來是東莞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著名的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之一——可園坐落在這座千年古城 。
第32名:石龍鎮
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5萬。
▲東岸大橋
石龍鎮位于東莞市北部,地處廣深經濟走廊,地處東江中下游的咽喉之地,是東江運輸的交通樞紐。石龍鎮是全國著名乃至享譽世界的“舉重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