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譯文]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咕洌?/p>
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里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咕洌?/p>
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句: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傅堋雇ā搞?,尊敬友愛。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咕洌?/p>
人生急當首務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親事長,必要盡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見天下之事,以廣其所知,多聞古今之理,以廣其所學。知十百千萬之數為某數,識古今圣賢之事為某文也。
[賞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并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