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背叛
(1804 年)
(安托瓦內(nèi)特死后 11 年)
當拿破侖·波拿巴在 1804 年加冕成為比國王更加偉大的“法國人民的皇帝”時,很多人都感覺自己遭到了背叛。
從前一年開始創(chuàng)作第三交響曲的貝多芬,在作品完成的同時得知了這一消息,他氣憤地說道“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從此他也會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踐踏一切人權,成為一個專制的君主吧”,然后將樂譜封面的“波拿巴”(他本打算將這首曲子獻給拿破侖)字樣擦掉,只命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這已經(jīng)是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除了貝多芬之外,還有很多因此對拿破侖的幻想破滅的人。生于南美洲加拉加斯(現(xiàn)委內(nèi)瑞拉)的西
蒙·玻利瓦爾就是其中之一。出身于富裕的殖民階級的玻利瓦爾,青年時期在馬德里與巴黎接受教育,目睹了革命后拿破侖的崛起,深受鼓舞。
他還出席了在巴黎圣母院舉行的加冕儀式。(或許在達維特描繪的《拿破侖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參考第三章“不同時代的流行趨勢”—中,還能找到他的身影……)但這位多愁善感的21歲的年輕人,卻因為拿破侖成為皇帝后屢次三番的反動行為而備受打擊,于是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獻給爭取人類自由平等的事業(yè)。
玻利瓦爾回到南美洲之后,為了拯救那些被西班牙殖民者奴役了長達三個世紀之久的人們,組建了一支解放軍。經(jīng)過漫長的斗爭終于成立了“哥倫比亞共和國”,自己擔任總統(tǒng)。這個共和國包括今天的哥倫比亞、巴拿馬、委內(nèi)瑞拉、厄瓜多爾,遺憾的是共和國并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但他繼續(xù)作為一名革命者堅持戰(zhàn)斗,又成功地帶領秘魯實現(xiàn)獨立,并且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共和國,自己擔任總統(tǒng)。就是現(xiàn)在的玻利維亞(玻利瓦爾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