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3、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4、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5、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6、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陸機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
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9、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也。——劉義慶
1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1、樹欲靜而風不止。——漢,韓嬰
12、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1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4、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1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況引自《荀子·勸學篇》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史記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8、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蒙初
1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
2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21、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22、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
23、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韓非(戰國末期哲學家)引自《韓非子·喻志》
24、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2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27、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8、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魯迅
29、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凌蒙初
30、也許人類最真實的尊嚴就是能夠輕視自我。——桑塔亞那
3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32、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竹石》
33、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3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3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3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3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39、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4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43、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
4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45、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西廂記
4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出師表》
4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4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49、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
50、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5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5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記
5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54、相鼠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5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56、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5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58、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5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60、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61、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62、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韓愈
63、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6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65、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王勃
6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67、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
6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6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70、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71、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馮延已
72、政通人和,百廢俱興。——范仲淹
7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7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75、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歐陽修
76、水可載舟,亦可以覆舟作文http://Www.zUoWEn8.coM/。——魏征
77、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78、不可同日而語。——漢書
79、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進學解》
80、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8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82、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83、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京
8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8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8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8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90、士別三日,須刮日相看。——三國志
9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9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后漢書~陳番傳》
9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94、人之所能,不能兼備,棄其所短,取其所長。
95、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列別捷夫
96、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韓愈
97、我們不可能改變整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莫愛智
98、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近酒》
99、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0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01、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1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03、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0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105、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諸葛亮
106、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
107、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10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109、天才不會毀于他人,只會毀于自己。——博斯威爾
110、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陸機
1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112、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處事》
11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14、生當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115、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
11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117、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
11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
1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20、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12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22、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
12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1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25、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陸機
12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12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28、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12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130、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13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32、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3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3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3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136、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紅樓夢
13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38、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139、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140、沒有受過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礦石中的銀子。——富蘭克林
14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4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43、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44、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145、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1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
147、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