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言: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意思是說一件銳器不可能長久保持其銳氣,金銀財寶不可能永遠守住,人不可能長期擁有太多財富,人擁有過多的財富就容易變得驕橫,一驕橫便會招來橫禍。
這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面對誘惑,如何收斂自己欲望的生活情緒和境界,而收斂,則是控制這種生活情緒和境界的具體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變化,人生的很多優勢已漸行漸遠,社會能賜予自己恣意揮灑的空間越來越小,人生的翅膀再也不能如年青時那樣恣意飛翔了,慢慢地,就學會了收斂。
收斂是一種心態,是面對社會現實的一種感悟。這種幼稚幻化的欲望夢境,一旦被年齡和閱歷所點破,就摒棄了輕佻浮華和膚淺媚俗,使人從心底里感覺到欲望收斂后人生的美好。
其實,人生最難收斂的就是欲望。欲望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欲望可以產生催人奮進的動力,讓人緊緊圍繞目標欲望,勇于創新,奮發向上,通過不斷努力,實現人生的追求。另一方面,欲望可以放大自己的欲求,摧毀人的心智,讓人跌入沉淪的陷阱。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在什么時候收斂自己的欲望,懂得取舍,懂得怎么讓自己在眼花繚亂的紛繁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守住心靈深處最本質的善良和純樸。
欲望是無止境的。能夠讓欲望不再成為人生路上羈絆的人,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控制私欲,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才能擁有快樂的心態,才能感知人生的美好。而把自己的欲望尤其是自己的私欲無限放大的人,是感知不到生命的快樂的,他總是幻想著把世間最好的東西都據為己有,每天都活得很累,結果終生的忙碌可能換來的只是兩手空空,讓畢生的一切成為幻影。
收斂自己,并不是無欲無望,淡化對夢想的熱情和追求,而是把自己的目標放在一種理智而又良性的范疇內,為自己的心靈減負,以一種平和健康的昂揚心態,讓欲望不再成為自己的心靈羈絆。
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包容和理解,學會怎樣大氣的與人相處,學會經常檢討和檢點自己,重要的是要學會收斂自己私欲,快樂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