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心中的一抹彩虹
中國古典詩詞體裁、樣式之多,為世界其他國家所不及,它是我國燦爛文化的見證,也影響著世界各國的文化。它不僅是我國文學藝術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閃爍永恒光輝的瑰寶。同時,它如一抹彩虹,在走過上百上千年的路后,仍然顯示出自己奇特的魅力。
詩歌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形式之一,從《詩經》算起,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如果從傳說中的古逸算起,則已經有五千多年了。到了唐、宋時期,古詩詞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發展,唐詩、宋詞把中國詩、詞推向了文學藝術了巔峰。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再到元曲,流派紛呈、名家輩出,數量大、質量高。它們是各個時代精神的凝聚與升華,在歷史的長河中,擁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長久地為人們所欣賞,如列岳崢嶸、百花競艷,美不勝收。
初唐時期,詩歌就已出現了具有嚴密格律的五、七言詩——人們稱之為“近體詩”的律詩和絕句。它們不僅在字數、句數上有規定,而且在押韻、平仄和對仗等方面更有嚴格的規定。唐詩不論在藝術的表現手法上,還是在反映生活的廣度上,都達到了空前絕后、無以倫比的高峰。而長短錯落有致的宋詞,它是依調填詞,詞調不同,各調的字數、句數各異,句子的長短和平仄、用韻也不同。宋詞幾乎完全改變了五、七言詩通體整齊的面貌,不僅音韻優美,而且是境界獨特。它是一種有規律的雜言體,就整體而言,它是調式紛繁的,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在唐詩、宋詞中,有不少名篇佳作膾炙人口,一千多年來傳誦不衰,其藝術精華簡直是無可比擬。唐詩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情濃而語不悲,讀來令人奮發;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通過人月的對比,感嘆面對大自然時,人是何等的微小。而宋詞如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為人們祝福思念的千古名句;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形象地寫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綿不已的苦楚。這些詩歌不但意境優美,而且婉轉、幽雅,能把人們帶入到一個更深更遠的思想境界。
唐詩、宋詞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璀璨奪目,千百年來人們對唐詩、宋詞傳誦不已,愛不釋手。其優美的篇章,雋永的意境,如同一壺香濃味郁的美酒,令人陶醉,這些均得益于詩人及詞人那廣博的想象力與妙筆生花之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已走出國門的中國古典詩詞,為國外眾多文學愛好者所喜愛。如一些國家在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和春節里,會舉辦用漢語朗誦中國古詩詞的活動,這些活動,對弘揚中國古典文化起到了較好作用。
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化,人們因為眾多的原因無暇欣賞其美妙風光而望洋興嘆。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時間,使人們不能盡覽中國詩詞千古之絕唱、領略中國文化千年的輝煌,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許多遺憾。而我認識、了解古詩詞,最初是在上中學時的課堂上、課本里,讀后感覺古詩詞文美意美,平平仄仄什么來的,不過那時并沒有用心仔細地品味它的內涵。然而,不論你喜歡與否,中國古詩詞在歷史的長河中所放射的光芒,照亮了人類的天空,并在華夏的大地上代代相傳。特別是自從律詩、絕句問世后,五、七言古詩就一直活躍在詩壇上;而詞、曲興起后,使古詩詞也一直不乏作者,比如當今在網絡上涌現出來的一大批詩詞作者,雖然寫作水平高低不一,質量不等,但是,他們承襲國學文化的精神可嘉,古典詩詞國粹也因為有更多的愛好者而閃爍其光。
真正使古詩詞吸引到我的目光,并讓我產生寫作欲望,是在我走進網絡后。那時,看到很多古詩詞愛好者,每天在網上發布那么多的作品,精華的、推薦的,多得沒法去數。看得多了,漸漸地越來越喜歡,于是,自己就嘗試來寫寫。不日,我的第一篇古詩詞《古風·游龍潭山莊雜感》,因為格律不齊,作為一般文章獻丑網絡。此詩曾得到
我不僅喜歡唐詩的優美,也很喜歡宋詞流暢,只是苦于對唐詩、宋詞的寫作知識不懂,特別是宋詞,諸如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韻等一概不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從書本上也學到了一些關于格律和押韻的知識,并把宋詞常用的詞譜的格律抄了下來。然而,我的拼音很差,拼音對于欣賞和創作古詩詞,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這種不足,已成為我向古詩詞邁進的致命障礙。于是,我迫切希望能得到業內人士的幫助,所幸,從網絡上邂逅了木石,雖然是一種偶遇,但也是一種機緣巧合。當時,鑒于自己的欣賞水平很有限,我對任何文章只是去欣賞,也因為不太喜歡在別人的文章里去說長道短,所以,很少跟貼留言。遇到木石以后,看到他寫了很多古詩詞,最喜歡他的《蝶戀花·十三篇憶佳人終結》和《[雙調]新水令·庭母訓兒》,我便開始向他請教關于古詩詞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詞學方面的。
我利用網絡提供的短消息平臺,不斷地向木石請教,從中學到了一些在生活中無法學習到的知識。終于相繼發表了《漁歌子·寄懷》、《江城子·東江湖美景》、《一剪梅·寄遠》三篇詞作品。這三篇文章得到了芙蓉晶、蕭然兩位老師真誠的關注與指導,而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們并沒有因為我是新手而瞧不起,更沒有因為我寫得不好而懷有藐視之心。其實,較早前我就看過芙蓉晶和蕭然寫的古詩詞,特別喜歡他們的《鳳凰臺上憶吹簫》、《五律·江湖歌》和《為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找個理由》,感懷蕭然發出的肺腑之言:“歡迎您到古詩詞版來,我們愿意與您一起弘揚國學!”為這句話,我感動不已。
我沒有寫古詩詞的天賦,又因為寫出來的古詩詞始終上不了檔次,所以,對自己更加沒有信心。而更多的時候,常埋怨自己太過愚笨,老是沒長進,想放棄的確又很舍不得。畢竟古詩詞在我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今暫停的手筆,并不代表我真的想放棄。期待哪一天突然開竅的我,同時又能得到高人的提攜,點化我愚鈍的腦殼,能夠寫出像樣的作品來。
我明白:若想登堂入室、窮奇尋幽,還有賴于高手的指導,以及自己執著的追求、不懈的探索。或許在這條道路上,我會走得很辛苦,但是,古詩詞于我心中的那份美麗,如一抹絢爛的彩虹,燦爛多姿,無論有多辛苦,無論結果怎樣,我都會頑強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