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演義》一書,對蔡倫和張衡這兩位東漢時期的發明家都有記載,對張衡稱頌有加,但對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只作了簡略描述,而對他宮廷中為虎作倀所扮演的丑惡角色卻寫得非常詳細。
眾所周知,蔡倫是我國四大發明家之一,他發明的造紙術,享譽國內外,被世人譽為“蔡倫紙”,至今還在稱頌。但他曾有的一段不光彩的經歷,可能少有人知。
十五歲的蔡倫招入宮中后,由長樂宮的普通太監提升到小黃門、中常侍、太仆,封為龍亭侯,從底層、中層到高級太監。除了他在掌管皇家手工業的尚方令任上,有造紙術發明的卓越貢獻外,與他在參與漢章帝劉炟正室竇皇后陷害大宋貴人的宮廷政變中,辦事得力,對竇皇后建功有關。而他最后自盡于漢安帝劉祜之手,也與此息息相關。
漢章帝劉炟的正室竇皇后,畢生無嗣,而取悅于馬太后的大宋貴人卻生得一子——劉慶,并在馬太后的主張下立為了
事有湊巧,宋貴人偶然染病,需要買一味中藥“菟絲子”作為藥引子。也許宋貴人早有戒心,她沒有通過御醫購買,而是修書一封,令侍女送出宮外,叫娘家人購買。萬沒料到這封家書被蔡倫等把門的太監截得,即將宋貴人寫有“速求生菟,入宮為引”(意為叫家人求得莬絲子,送進宮,我要做藥引子)的家信交給了竇皇后,這八個字便成了竇皇后肆意污陷并扳倒宋貴人的把柄,在這其中,蔡倫受竇皇后利用充當了得力的打手。
第一步,蔡倫為竇皇后推波助瀾,迎合竇皇后的需要,歪曲大宋貴人“速求生菟,入宮為引”的事實,捏造了所謂大宋貴人要詛咒皇后的意圖。他在竇皇后面前添油加醋亂說一通,胡編了一個恐怖的“厭勝術”的故事,幫助竇皇后借用故事中詛咒厭伏影射他人的情節,無端發難,加害宋貴人。同時,蔡倫將信進奉皇上,請陛下親自御覽宋貴人寫有“速求生菟,入宮為引”的家信,屢進譫言,盅惑人心。中了邪的漢章帝劉炟,對宋貴人由半信半疑、不以為然,到漸漸生厭,深信不疑,起了了斷宋貴人的念頭。最后,被竇皇后灌了迷魂湯的漢章帝劉炟,竟然不辨其中是非,批準了竇皇后指使策劃的“詳加偵查大宋貴人詛咒皇室、通書宮外”的奏議,對宋貴人嚴加鉤考。該奏議把宋貴人描繪成了一個意圖險惡,證據屬實,大奸大惡的巫婆。不久,皇上下詔,廢
第二步,大宋貴人禁錮丙舍后,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有厭勝之舉,矢口否認詛咒宮廷。為防止大宋貴人東山再起,曲意巴結、引為靠山、期待升遷的蔡倫,不負竇皇后囑托,變本加厲,指使手下搞逼供信,親手泡制了一份按有大宋貴人鮮紅手印的所謂詛咒屬實的供詞,作為永世不得推翻的鐵證逞送給漢章帝劉炟御覽,進而,竇皇后再將大宋貴人送至暴室,打入政治冷宮。蔡倫接到皇上詣書,來到暴室向大宋貴人宣讀了漢章帝的圣旨,再次把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大宋貴人身上,說她“生性兇險,貪恣暴虐,私交宮外,妄求生菟,詛咒朝廷,作惡多端,罪孽累累”。又說:“念其身為清河王(劉慶)生母,格外開恩,優柔日久,未能及早處置,不料竟不思悔悟,心懷誹怨,以至于斯。”旨書下令將大宋貴人著即賜死。大宋貴人冤無可訴,悲痛欲絕,憤不欲生,在痛斥蔡倫之后,端過鴆酒,脖子一仰,一飲而盡,頃刻倒地斃命,含冤了卻一生。
劉慶被廢、大宋貴人之死,使竇皇后大功告成,那么蔡倫是否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事情說到這里,還沒有完結。蔡倫助紂為虐的丑惡行徑必將得到應有的懲罰。
漢章帝劉駕崩,竇皇后從小梁貴人那里搶來的10歲養子劉肇承繼承了漢和帝皇位。竇皇后作為皇太后便獨攬大權,對厭勝事件中偵辦得力的蔡倫,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很快由小黃門升任為中常侍。此后,蔡倫有10年時間,在尚方令任上,掌管著皇家的手工業,成功地發明了造紙術,成為了世界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竇太后駕崩,在位17年的漢和帝劉肇,也訇然死去。劉肇的貴人鄧綏封為皇后,她新立的皇帝(劉肇次子、漢殤帝劉隆),兩歲夭折。又立了13歲的漢安帝劉祜繼承大統,這漢安帝就是被竇皇后廢除的清河王劉慶之子、大宋貴人的孫子劉祜。
劉祜即位后,羽翼未豐的他,聽任鄧太后擺布,雖知前仇,但等待時機,隱忍不發。蔡倫在臨朝訓政的鄧太后的蔭庇下,一度相安無事。鄧太后駕鶴西去,漢安帝劉祜親政,重權在握的他,面對仇人,不可能不為自己的親人報仇,而蔡倫正是廢除劉祜之父劉慶和逼死劉祜祖母大宋貴人的直接參與者,是竇皇后的打手和幫兇,非根除不可。劉祜回溯前冤,特令倫自詣廷尉,追究罪狀”。
從劉祜即位那天起,助紂為虐的蔡倫就意識到大難即將到來,難免受辱,于其等死,不如先死。在劉祜拿他追究之際,蔡倫走頭無路,沐浴更衣,飲藥畢命,不請自走。蔡倫自盡,也使漢安帝劉祜鏟除了心頭大患,替親人報了一劍之仇。這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機一到,馬上就報。
30年后的漢桓帝劉志,念蔡倫發明造紙有功,下令為蔡倫平反,命史官為其立傳。但他在史上曾經留下的不光彩的一頁,永遠也不能抹去,一俊豈能遮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