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這里談論 的是包含平民在內的損失,而不僅僅統計兵員。
若單論提供的兵員數量,很多人喜歡說川軍貢獻大,從提供兵員來說確實如此,但實際上從出動兵員占據本省份人口來說,相對貢獻更大的卻是其他幾個省。
民國時期陜西人口1000萬,四川人口5200萬,湖南人口3000萬左右,河南人口3200萬貴州1100萬,江西1700萬,廣西1000萬湖北2600萬,安徽2200萬,浙江2000萬。
僅僅統計壯丁50萬以上省份的話,第一是四川,動員絕對數量確實是第一,依人口比例計算 四川動員占到本省人口的 4.9%。
河南動員則是本省5.9% ,湖南是5.2% ,江西是5.5% ,廣東2.8% ,陜西達到了可怕的8.9% ,廣西8%, 湖北2.6% ,貴州5.3% ,安徽2.5% ,浙江2.8%。
陜西人和廣西人雖然人口遠不如四川,但動員比例遠遠超過了四川!所以說請喊“川軍不負中國”的人明白,其他省份也在默默的犧牲!
經常被忽略掉的陜軍,其實就人口比例來說是貢獻最大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談談到底哪個省在抗戰中損失最多?
根據“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調研,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其實只是個底線,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
華東地區:上海市、南京市、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市,戰爭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占全國死亡人口的17.3%。
華中兩湖地區:死亡人口占全國死亡數的9.14%,華南兩廣地區死亡數占到全國死亡數的7.13%。
東北地區:死亡人口占全國抗戰死亡人口總數的13.36%,此外該區域境內,人口死亡最嚴重者是中國強制勞工,合東北本地區勞工死亡,全境強制勞工死亡共計達231萬多人,僅此一項,即占全國抗戰死亡人口的11.22%
但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很多東北勞工是從關內抓過去的,根據《日本在東北奴役勞工調查研究》,這些勞工約半數來自華北、華東等地,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山東、河北兩省。由于本身就是強迫的,又離家遠,他們在東北的死亡率可能比東北本地勞工更高,所以我們可能得把231萬死亡勞工中的一半劃到華北的損失里。
所以中國抗戰直接死亡人口地區分布論,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及察綏熱遼數省部分地區在內的華北地區為最慘重,全地區死亡人口占全國死亡人口總數的21.07%,再加上被抓到東北去死在萬人坑里的100多萬勞工,可能華北死亡人口要超過全國的25%。
抗戰形勢圖
而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這幾個省中,可能損失最大,最慘的是河南。首先,全省111個縣中有109個縣淪陷過的情況下,貢獻兵員數量卻僅次四川,排名全國第二。而且大部地區都是拉鋸戰,真正是千里赤地,僅僅1942年一年就餓死300萬人。
八年抗戰后統計,河南難民及流離人民總數居全國之首,人數達1453萬3200人。要知道36年統計,全省才3500萬人口。八年抗戰結束,戰后只剩下了3000萬人?。ㄈ∫话氲娜水斄穗y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