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張真實而結實的網,誰也掙脫不了精彩后的平淡、熱鬧后的凄清、繁華后的蒼涼……
人的一生中,幸和不幸都會和你相隨,永遠辯證地存在著。你有什么樣的心態便擁有什么樣的生活。生活是擁有三原色的調色盤,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多姿多彩自能在你的手中調配。高手調出的是絢麗、繽紛、悅目,庸手調出的是灰色、沉悶、陰郁。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美麗出于心中。平淡的真實是恬靜、祥和、安寧,生活在平淡中的人會一直微笑著、快樂著、幸福著……
人生得與失、成與敗都不重要,關鍵是有一種坦然的心態。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所以平淡中透著快樂,真實里浸著幸福,這是一種自我滿足,也是一種自我安慰。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除非你自己,因為世間本來無事,都是庸者自擾之。看淡點,就沒有了多與少的區別;看開點,就沒有了對與錯的紛爭;看寬點,就沒有了遠與近的差別。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多少、對錯、遠近都是相對的,如果把自己置身于宇宙間,你還能找到差別和距離嗎?如果我們都有了那海納百川的胸襟,那還有什么過不去的火焰山嗎?如果我們都擁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還有什么過不去的愛恨情仇嗎?命運給了我們不同的經歷,社會給了我們不等的待遇,若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心態去平衡,平心靜氣地對待一切,還有什么解不開的謎呢?還有什么解不開的結呢?那縈繞在腦子里的千絲萬縷的情結,沒有人可以解得開,只有靠你自己。本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幸福,只有靠我們自己。還是古人說的好: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賢就一直用心追求那份平平淡淡的悠閑。位居高官的陶淵明退隱世外桃源,整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甘居陋室的劉禹錫高唱“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才藝絕倫的唐伯虎一生只求“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為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等等。毋庸置疑,平平淡淡是跌宕不羈的心靈風采,是揮灑自由的生存方式,是明快流暢的生命韻律。
古人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平淡淡就是有所求而亦無所求,平淡鄙視庸俗的功名利祿,追求的是至上的清心寡欲,靈魂的圣潔。在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潔身自好、甘于平淡并非易事,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樂于奉獻的人,才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讓我們的心境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平淡淡的心境閑看春去春來,花開花落,渡盡劫波情意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一個人幸福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一種心境,那是一種自由的平心靜氣的隨和的心境。當你面對現實的時候,感到生活壓抑的時候,要學會平靜地去應對。如果一個人能對生活沒有失望和怨言,如果一個人能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寬容,你的心態就擺正了,你的生活一定是幸福和快樂的。生活消極者和樂觀者對生活有著兩種截然迥異的心態。平淡來自于面對真實生活的一份隨和與寬容,因為真實生活太過于瑣碎,也正是因為太過于瑣碎所以不如人愿,因此許多人產生了浮躁的情緒,厭倦這種真實的生活,甚至于憎恨社會的不公。知足常樂,其實平淡生活很小很小,下班后回到家中賢淑愛妻的一杯熱茶,一碗可口的飯菜,這就是一種平淡生活的快樂。
用一顆平淡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保持一顆樂觀豁達的心,擁有一份積極向上的生活姿態,這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很多時候,做人讓我們費盡思量。誠如哲人所言,做人的極致是平淡。平淡做人,它于生活、于人生,都讓你少了憂心的雜念和私欲,隨之得到就是精神的愉悅和心情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