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臭是很多人遇到的尷尬問題,不僅如此,腳臭對腳部的健康也有惡劣影響。腳臭是因為腳心汗腺多容易出汗,在多汗條件下,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質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這樣就會發出一種臭味。如果穿的是捂得很嚴實的旅游鞋、球鞋、皮鞋,空氣不流通,臭味就會越積越濃,稍微松松鞋帶,臭味就會撲面而來。
腳臭腳汗怎么辦?
1、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2、腳臭腳汗,可使用帕芙歐腳汗光,噴于腳掌,每周一次,即可根除。
3、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后洗腳,每日1次,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5、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6、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7、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 分鐘,每日1—2次。
8、鮮白蘿卜 600克(切片),明礬 15克。加水 2500毫升,煎 30—40分鐘,去渣取汁,待溫度適宜,浸泡手足 20分鐘,每日洗2次。
9、中藥枯礬 10克,苦參 30克,花椒 6克,水煎外洗,每天 1次,每劑可連用 3天。
10、取無花果葉數片,加水煮10分鐘左右,待水溫合適時,泡洗患足10分鐘,每日2次。
汗腳除了讓人不舒服,導致尷尬外,還能誘發真菌感染,即腳癬,俗稱“腳氣”。因為真菌偏愛潮濕溫暖的酸性環境,而汗液的PH值偏酸,所以汗腳患者常常合并“腳氣”。一旦患上“腳氣”,足部到夏天就會出現瘙癢、起皰、糜爛、感染,甚至引發下肢“丹毒”,冬天則表現為角質層增厚、干燥、皸裂,引起疼痛且愈合困難。由此可見,防治“腳氣”須從止汗開始:
1、襪子要保持干爽,最好是棉、羊毛或其他吸濕材料制成,不要穿尼龍質地的襪子,平時應經常更換襪子以保持雙足干爽。
2、應該注意鞋襪的透氣性,讓足部的皮膚得以呼吸。
3、要確保鞋子大小適中和多讓雙腳得到休息,因為足部過分受壓可加劇流汗。
4、鞋應以真皮、帆布或其他透氣材料制成,不要穿塑料鞋。
5、鞋子濕了就不要連續兩天穿同一雙,同時要將濕的鞋子充分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