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英國的小伙伴,給導師發了Proposal,拿到Feedback,是不是在為接下來如何寫Dissertation的正文發愁呢?本文帶大家大家起底一下寫作時候的重要思維——“Critical Thinking”
可想而知,整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聽到過老師多次說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那么到底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擁有批判性思維呢?
Critical Thinking | 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
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
簡單來說呢,所謂批判性思維,就是你要理性的分析某個理論或者某篇文章的優缺點,以及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在這里要千萬注意的是:“批判”而不是“批評”!
Critical Thinking |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學會提出好問題是批判思維的基本功底因此,我們在日常學習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理解和解釋你所應用的理論原理。要給出具體的定義,也就是讓老師知道,你是真的了解這個理論,而不是胡亂說的。
要評價得出結論的過程。針對別人的實驗方法,調查對象,實驗結果,來進行你自己的評價。要是覺得好,就要分析,哪里好,為什么好。
如果你覺得調查的方法和結果是不可靠,存在一起不合理的時候,要勇于批判。解釋你覺得不合理的原因,你覺得怎樣改進會更合理。也就是分析文章的優缺點,適用條件。
聯系并且評價不同的理論。當你文章運用多個理論的時候,分析理論的相同,不同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解釋為什么要運用這些理論。帶給你的啟示是什么,并且是如何佐證你自己的觀點的。
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解釋:
那就需要在你看其他人的文章的時候,每次都問自己“我不同意(支持)他(她)的觀點,因為....”
不僅如此,還要加上屬于你自己的有邏輯的推理判斷,并且有證據來支撐你的邏輯和推理判斷
Critical 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與成績
學術文章的注重展現作者的邏輯思維和研究能力,評閱者會透過學術文章來考量學生的綜合水平
對于本科和授課型碩士來說,能夠在學術文章中展現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就是證明自己邏輯思維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一環
因此,學習“批判性思維”,不僅能夠有利于平時課業中更好的提出問題,消化知識,還能夠在“關鍵時刻”展露自己的學識和積累,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成績,更有利于自己在學術方面的創新與研究
不管是平時的Essay,還是重要的Dissertation,如果想讓你的文章拿到不錯的成績,“Critical Thinking”是不可或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