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家里養了一頭小白豬,它全身潔白如雪,白鴨白鵝我見過,但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白的豬。走進豬欄里,這樣白的小豬與豬欄臟兮兮的環境似乎不般配。一雙大耳朵忽閃忽閃的,像兩把大扇子不停地扇動。鼻子長長的,一對圓圓的鼻孔,像兩個小山洞。一雙讓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滿臉的皺紋,實在是十分可愛。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白豬漸漸地長大了,更暴露出了它的本性:貪吃、貪睡,拱坑。每當我們喂它時,它總是狼吞虎咽,還不停地發出“哼哼”聲。吃飽了就挺著圓滾滾的大肚子,用腳把泥土拱到身子底下,倒頭呼呼大睡。或者干脆找個水坑,用嘴拱拱,然后躺在里面,還不停地弄得泥水飛濺,當然小白豬也就變成小泥豬了。有一次,我把豬圈的門打開,把豬潲放在豬圈門口,饞嘴的小白豬還沒等我把豬潲倒在豬食的盆子里,就一下子沖上來,濺得我臉上、身上、褲腿兒上都是豬食,氣得我順手拿起棍子想揍它。可是剛舉起棍子準備抽打,它就“吭哧吭哧”地叫起來,似乎在向我求饒。看著它那可憐的樣子,我又不忍心讓棍子落下去了,小白豬“聰明”地逃過一“劫”。
一天,我放學回家,聽見豬欄里傳來小白豬“嗷嗷”的叫聲,大概是它餓了。看到沒人理它,它就一直吵過不停。大鐵窩里已經沒有豬潲了,煮又來不及。為了不讓它大叫吵鬧,我就從廚房拿了一棵大白菜去喂它,我想逗它玩玩,把菜葉伸進它嘴里,又快速拿出來。可是誰知道我還沒來得及拿出來,它就一口咬住了白菜。看著它的眼神,好像在說:快放手!不許和我搶吃的,否則的話我會咬你的。看著它那可怕的眼神,我不得不放手。不過,它吃東西的樣子,嘴巴扭動的厲害,真讓人看著大笑起來。
小白豬漸漸長大后開始催肥,變成了大白豬,母親說待到年底就把它當年豬給殺了。為了“承前啟后”,母親從農貿市場又買了一只小花豬。大白豬的胃口越來越大,越來越能吃了,似乎永遠也吃不飽。母親每天起早煮一大鍋豬食,一大一小兩頭豬每頓要吃一大桶。我力氣小,提不動,只好半桶、半桶地分兩次喂。眼看著那頭白豬越喂越肥壯,變得臃腫笨拙,大腹便便,好吃懶惰,又寬又厚的大嘴巴,兩扇忽兒晃動的大耳朵,短短的、沾滿污泥的四只臭腳,辮子似的一條小尾巴,陷在肉坑里的一對小眼睛,和那快擦著地的大肚皮,全不成比例,實在難看死了。再不討人喜歡。小花豬倒是很好看,且活潑靈敏。盡管在與大白豬爭奪食物時處于下風,但很多時候它會一一化解,很少吃虧。
一個星期日的早上,母親交代我給豬喂食,我吃完早餐,便提著小半桶豬食走近豬欄,站在豬欄外,先是將豬欄門打開,然后嘩啦一聲將豬食倒進食槽里。“嘞、嘞、嘞”地呼叫幾聲,一大一小的兩頭在豬圈角落里玩耍,一聽見我的叫喚聲,爭先恐后地奔跑過來。小花豬搶占先機擠在食槽前拼命地吃,大白豬也禮仁不讓,占據大半位置吃得嘎嘎作晌,呼呼有聲,還不時地拱頂小花豬,整個場景一片狼藉。小半桶豬食很快地吃完,我趕緊去廚房提來第二桶豬潲倒進食槽里,兩頭豬繼續吃得甚歡。我依偎在圈欄上欣賞兩頭豬狼吞虎咽難看吃相,心里別提多快活。
養豬是辛苦之活,不過,單是辛苦還不要緊,讓人最煩心的是豬圈里滿地糞便,污泥濁水,又臭又臟,蚊蠅成群。特別是夏季和雨天,夏季臭味難聞,雨天豬糞與泥土混濁在一起,豬全身都是泥巴和豬糞。盡管我們會經常清掃豬圈,可過不了多久,豬圈又是臟兮兮的。豬在這種環境里也能生長,這多虧豬皮厚實,又有鬃毛,不怕蚊蠅叮咬。豬從小不怕臟,不嫌臭,養成了不講衛生的陋習,再骯臟的泥土,它也樂意用嘴去拱去吻。它最討厭的是虱子,叮得身上癢癢的,實在難受時,它就在木槽上蹭起來。
豬的一生,基本上都被關在豬欄里,除了吃喝拉撒睡,沒有什么事可干。從早到晚,整天渾渾噩噩,哼哼唧唧,無聊至極。吃飽喝足后,四腳一伸,倒頭便睡,鼾聲雷動,站在豬圈外就能聽見。睡醒后,懶洋洋地在圈里躑躅蹣跚,或者盲目亂竄。人們走進豬的世界,撲面而來的是豬聲“嗷嗷”,豬頭搖晃,此時,豬的氣息會彌散在豬欄的上空。甚至讓人還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有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從身邊走過時,豬的天地也許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