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新解“水滸”引爭議
梁山泊劫富不濟貧!一百單八將起碼有四五十人不是好漢!梁山泊不能代表農民起義!還有,宋江受招安,有功無罪!
周思源告訴讀書報,他在研究《紅樓夢》的同時,必須熟悉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作品,而且對整個明清小說、中國古代史都得有所了解,這樣情況下,他新近重讀水滸,讀出不少新感受來。
劫富不濟貧,內部分配不均。一直以來,梁山好漢被認為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漢,但是,周思源要問一句:“劫富濟貧了嗎?”周思源稱,晁蓋、吳用等八人智取生辰綱,生辰綱本是不義之財,是可以取,但最后晁蓋、吳用等把這些不義之財瓜分了,也就是說,這個不義之財從一些掠奪者手中轉移到了另一些掠奪者手中,主人改變了,不義之財的性質并沒有得到改變。但過去大家顯然沒有重視“生辰綱的下落”。而且,這種劫富不濟貧的現象絕不是個別現象。晁蓋上山后馬上有一次搶劫,派了幾百人下山,搶了20多車財物,一半留在倉庫里,另一半中的二分之一給當時山上十一位頭領平分,其他二分之一給七八百小嘍啰平分,則頭領所得是嘍啰們的70倍。“也就是說,不但劫富沒有濟貧,就連梁山內部,也存在分配嚴重不均的現象。”周思源強調。
梁山108將中至少有43位不是好漢。周思源說:“把李逵樹為農民英雄的杰出代表,是對中華
“逼上梁山”不是農民起義。過去,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說“逼上梁山”,就是指被
宋江受招安,有功無罪。一直以來,水滸學界認為,宋江接受招安,是投降主義,而宋江毒死李逵,更是施耐庵、羅貫中寫《水滸》的一大敗筆。但周思源提出,自己新解“水滸”最大的顛覆是宋江受招安,有功無罪。宋江為什么必須受招安呢?其實歷史上的宋江是投降的,但這顯然不符合群眾對英雄好漢的想像,于是寫宋江受招安,一點都沒有委屈宋江。至于宋江為什么要毒死李逵,這個一直被古代小說研究者認為是敗筆的細節,在周思源看來,是必然。“李逵封官在潤州,即江蘇鎮江,是大運河和長江交匯的地方,自古就是
周思源對《水滸傳》的顛覆性“新解”,在學界引起爭議,諸多知名學者認為,周思源的所謂“新解”其實有失偏頗,不少觀點還有待商榷。
中國社會
至于“逼上梁山”是不是農民起義,劉世德認為,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逼上梁山”是否屬于農民起義的性質,他的個人看法是,這要放在封建社會階級矛盾、階級斗爭的角度來觀察。《水滸》客觀上反映的還是農民起義的事實。具體到參加這個隊伍的一些頭領,頭領里邊的一些領袖是否農民出身,并不是問題的關鍵。“馬列主義經典作家向來認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領袖,不一定就是無產階級出身的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一開始往往是由一些非無產階級出身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石昌渝表示了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