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射雕,竟然以為《九陰真經(jīng)》是邪派武功,大約因為一開始是梅超風(fēng)在練九陰白骨爪。
梅超風(fēng)練功要以活人做靶子,把腦殼抓出五個黑洞,還要把骷髏擺在一起,堆白骨堆。小孩子看了嚇得不要不要的。
后來看小說才知道梅超風(fēng)練歪了。即使九陰白骨爪也不是什么邪派武功,只是指勁很強的爪功罷了。
“天之道,損有余補不足……”
前幾年讀《道德經(jīng)》讀到這句話,心里還納悶,這不是《九陰真經(jīng)》里的話嗎?怎么《道德經(jīng)》是抄《九陰真經(jīng)》的呢?
呵呵。
其實《九陰真經(jīng)》是抄《道德經(jīng)》的。
小說里說《九陰真經(jīng)》是黃裳所著。黃裳就是一個道家的集大成者,曾參與編撰道藏。道家當(dāng)然都是崇尚老子的,抄老子的書也是自然。
以前我寫過一個《道德經(jīng)》的解讀系列,現(xiàn)在看其中偏漏多多,但也并非無可取之處。
比如我當(dāng)時就說《道德經(jīng)》的中心思想是兩個字“陰道”。
何為“陰道”?
就是《道德經(jīng)》貴陰,陰是雌性的精神。
柔弱勝剛強。
不足勝有余。
貴下,貴卑,貴愚,貴小,貴柔,貴黑,貴退,貴無……世人都愛正能量,都愛高大上,《道德經(jīng)》偏主張負能量,主張低小下。
所以道家武功要叫《九陰真經(jīng)》。
我查了一些資料,金庸是后來想通這個事情的。在最初的《射雕》版本里《九陰真經(jīng)》是儒家典籍,相傳為達摩所作。后來版本改為道家武功,由黃裳所作。
黃裳的故事也反映了道家思想。
何為天下無敵?
你活得夠久,仇家都死完了,你就天下無敵了。聽起來有點無厘頭,也是大智慧。
說了《九陰真經(jīng)》,還可以說兩句《九陽真經(jīng)》。
《倚天屠龍記》是以《九陽真經(jīng)》為線索展開的。相傳《九陽真經(jīng)》是達摩所著,張無忌悟出《九陽真經(jīng)》必為中國人所寫,假托達摩之名。
金庸后來改的版本,說是有人和王重陽賭酒,贏了以后得以觀看《九陰真經(jīng)》。所以《九陽真經(jīng)》跟《九陰真經(jīng)》也很有淵源。
小說里提到《九陽真經(jīng)》的經(jīng)文很少,每次都是這兩句“他強任他強,清風(fēng)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不知道你看了這兩句詞什么感覺?
我的感覺是依然是道家思想,也依然是貴陰貴柔的。
前兩年我在一家養(yǎng)生會所,跟會所老師學(xué)過兩天少林拳法。看金庸小說里每當(dāng)提到少林武功,必說至剛至猛。
我學(xué)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打拳的基本原理是不要用力,那種咬牙切齒、憋氣用力的打法,打不了兩拳就氣喘吁吁了。不管什么拳法,必然都是盡量少做功少用力的。
不管少林派還是武當(dāng)派,瑜伽還是跆拳道,其實都是一個原理。
《九陽真經(jīng)》《九陰真經(jīng)》也是一個原理,都是貴陰貴柔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