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年級的重要性和心理特點 1、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四年級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這時候的四年級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轉變為具體的分析,偏重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分析。四年級的學生非常難引導,身體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小時候看不懂,聽不懂的一些知識,現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四年級的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思維形式向抽象思維過渡可以進行復雜的分析,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點叛逆。四年級孩子注意力增強,注意力的穩定性由15~20分鐘提高到20~30分鐘。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過渡,小學四年級(9~11歲)以后,書面言語水平逐步超過口頭言語水平。根據這一變化,語文教學強化了閱讀分析和寫作的訓練,數學開始接觸分數、面積、進率等比較復雜的問題,以發展學生的概括、對比和分類等抽象思維能力。 2、四年級是強化良好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是在小學中低年級,孩子在小學中低年級以前形成的學習習慣比較容易改變,而四年級以后,除非進行特殊的訓練,養成的學習習慣很難改變。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3、四年級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轉折期 隨著四年級課程增加,作業量增大老師會像對待大人一樣要求去學習。這時候要求四年級孩子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要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例如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養成思考和分析的習慣,養成必要的數學思維習慣等。 四年級的孩子不能像一二年級一樣靠外界督促去學習,要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很多家長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父母的責任,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學習的好壞是學校教育的結果,所以千方百計地為孩子找好的學校,甚至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上重點學校。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些內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學校教育中老師們不一定非常詳細地告訴孩子學這些東西到底有何意義,為什么這些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學習是必需的。 4、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任何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引導得當都可以帶來良好的效果。 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或厭惡學習,原因就在于他們是被強迫學習的,他們將學習作為一種外加的負擔。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將學習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為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去培養。 四年級孩子開始形成自我評價的意識,但是,這種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別人的評價,所以對孩子的欣賞和鼓勵仍然是孩子進步的關鍵。 (二)四年級的語文學習 一、閱讀是第一能力,是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從小培養孩子讀書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還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增加課外知識。小學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業成功密切相關,小學中年級培養讀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各科學習的關鍵。父母必須為孩子創造讀書的好時機幫助他養成這種好習慣。 1.引導孩子喜歡去讀書,告訴他讀書的樂趣。2.給孩子精心選擇讀物。 3.讓孩子養成獨立讀書的習慣首先,讓孩子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其次,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氣氛,家長首先做好示范作用。最后幫助孩子制定閱讀計劃,并及時給予評價。 二、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做作業需要父母督促和陪同,還有的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本該10-20分鐘的作業,需要拖延一兩個小時。 四年級的孩子應該養成自己做作業的習慣。放學后自己完成作業,完成作業后自己檢查作業,最后自覺收拾書本和文具。首先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好孩子必須認真做作業。作業不是老師故意給孩子出難題,也不是老師給的一種負擔,而是復習所學課程和學習新課程的重要環節,做作業也是一種學習。其次.為孩子制定做作業的標準。例如,寫字要認真。家長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不要將答案或者方法直接告訴孩子,而應該啟發孩子自己尋找解題方法和答案。 三、 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社會交流,而是為了更好的思考。四年級的語文學習要更加注重閱讀和思維的訓練。語文教育中要重視字詞句段文等語言文字訓練。 學習語文就是聽.說.讀.寫。聽和說是重要的交流能力,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前提。在語文的學習中訓練孩子聽的能力讓孩子聽故事或磁帶等(軟件中的成語故事)。說,就是向別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要求孩子說話流利或講普通話標準(語文特別輔導錄音)。閱讀,對四年級學生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能夠抓住文章的主題,理解文章中某個句子的意義。寫,四年級習作的關鍵是從寫段落向寫作文過渡,段的訓練仍然是四年級習作的重要內容。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練習寫話,三年級開始練習寫段,到了四年級,要求孩子們在寫話和寫段的基礎上寫文。這就要求孩子多聽和多看.多寫.多想.多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