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讀者都知道,我很少在推文里談及自己具體的交易,甚至幾乎從不在文章里推薦具體的投資標的。不是怕被打臉(話說這個事我從來就沒怕過),而是怕誤導讀者。也因此,不做具體投資標的推薦,不給具體的投資建議,也成了我寫文章的原則之一。
整體上來說,我是一個偏宏觀的人,文章分析也多是宏觀視角,最后得出的結論,也多是關乎宏觀方向有關的。比如股票市場的變動,匯率的走勢等。這些結論對于習慣“炒個股”的同學來說,可能會顯得有些“假大空”,但對于習慣了宏觀交易(我就是典型的)的人來說,則再實在不過了。
事實上,盡管宏觀分析不能直接指導微觀交易,但它卻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易的方向和贏面,即是我們通常所言的Beta。
宏觀分析還有一個好處是,它可以站在大類資產的視角看到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而不僅僅局限在一些具體的資產種類上,微觀分析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宏觀分析和交易的視角下,每一個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都可以有較好的交易機會。例如經濟好的時候可以做多股票和商品,經濟差的時候可以做多債券等等。
我自己的交易系統里,宏觀分析占了至少一半的權重,剩下一半,才是其他所有的因素,包括股票里的行業/公司分析,商品里的庫存/基差分析,債券里的信用分析等等。
當然,確定了大方向,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在市場里掙錢。從分析研究(理論知識)到交易掙錢(成功實踐),中間隔了一個叫做人性的巨大gap,這個gap有些人終其一生也克服不了,因此,盡管越多的知識越深的研究,越能增加交易的贏面,但并不代表深入研究自動可以導出投資交易的成功。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說,投資是一場自我修行的過程。所謂修行,就是消除內心業障,建立自己系統,嚴格投資紀律,不受情緒干擾的過程,這些東西和知識理論和研究分析本身沒有直接的關聯。
扯了這么多,很多同學肯定還是覺得很虛對不對?覺得虛就對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從不教人具體投資,因為我堅持認為,這個事是教不了的。金融的理論實踐框架,是可以教授的,但投資交易過程的心性修煉,沒有人可以通過只聽別人講,就能完成。為此,和任何領域要做成事的邏輯一樣,在金融市場要賺錢,唯一的途徑,是在掌握必要的知識理論結構后,開始漫長的實踐練習,也即是自我修行的過程。只有自己開悟了,才算真正成熟。
比如我一開始進入商品市場交易時,我常常找不到很合適的買賣點,就算我的宏觀趨勢分析很正確,但也總會進入過早,或者扛不住短期波動,最后虧了不少錢。判斷對,但虧了錢,這可能是很多在市場里交易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了吧。但相信我,在走向真正成熟之前,所有投資者和交易者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后來經過反復思考復盤總結,我才開始在交易商品期貨時,有了一點點自己的思路,并開始賺錢。
以下是我去年11月底交易螺紋鋼期貨的持倉成本線(虛線),蒙對了一次“精準抄底”,這筆交易也為我帶來了數量可觀的回報。
除了螺紋,我還交易了一些其他和中國經濟宏觀分析層面密切相關的商品。
綜合起來,這些交易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為我的本金帶來了超過200%的絕對回報,也即是本金翻了三倍。
截止2019-1-29收盤
對于這些圖,有幾點特別需要說明:
1)這段時間的盈利,不代表過去沒虧過錢,也不代表未來不會虧錢。事實上,我恰恰是經歷過一段虧錢“交學費”的時光,才真正開始懂得一些商品的交易之道!
2)以上截圖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請大家切勿模仿交易!
3)商品期貨交易屬于自帶杠桿的交易類別,強烈建議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普通投資者遠離!
總之,要在金融市場里掙錢,并沒有任何獨門絕技,也沒有任何捷徑,只有靠扎實的背景知識,加深入的研究,在配合不斷反思復盤的交易實踐,才會增加掙錢的概率。
依然是那句話:控制了人性,就控制了世界。投資交易,亦不例外。
PS:
至于我過去一段時間為什么會抄底螺紋鋼,為什么我會拿這么久,為什么我在一片看空聲悲觀氛圍中階段性做多,我對大宗商品及其他類別的資產(股市債市等)2019的表現怎么看,這些問題我都會在明晚上的直播和大家交代,歡迎大家參與。
直播詳情請點擊:
本次直播包括三個模塊:
模塊一:個人經驗分享
如何更快實現個人成長?從客觀世界到主觀認知的視角;
如果想創業,最關鍵的坑有哪些?如何從0到1實現冷啟動?
為什么成功都很難復制?條件的充分性與必要性;
互聯網的核心商業邏輯是什么?與金融的共同點?
如何看待自媒體,現在還能做公眾號嗎?
如何更好地職業規劃?從top-down的視角審視宏觀-行業-公司鏈
工薪階層如何跑收入?幾個關鍵的拐點在哪里?
模塊二:金融世界的核心邏輯
金融到底是什么?它和日常生活怎么產生聯系?
金融思維與世俗智慧:理性、預期、風險、套利等;
金融資產定價的核心邏輯:從債市、股市到商品市場;
投資實踐:當理想照進現實,當理論遭遇人性。
信息來源:我主要閱讀那些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