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酒泉9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28日說,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已于當天下午開始加注推進劑,將于9月29日21時16分至21時31分擇機發射。目前,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空間實驗室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28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武平向中外媒體介紹任務相關情況時作上述表示。她說,“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包括: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制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這位發言人介紹說,按照計劃,“天宮一號”發射升空后,經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為350公里的近圓軌道,進行在軌測試;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降軌至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等待交會對接;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入軌后2天內,完成與“天宮一號”的第一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飛行12天左右,擇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結束后,飛船于1天內返回地面,“天宮一號”將升軌至自主飛行軌道,轉入長期運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中國“天宮一號”為全新研制的載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約8.5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實驗艙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前端安裝被動式對接機構,可與飛船實現對接。資源艙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
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T1火箭全長52米,起飛質量493噸,運載能力為8.6噸。它是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改進研制,取消了逃逸系統,采用了新型整流罩,改進了助推器結構,提高了運載能力。
武平表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是建設載人空間站的基礎和前提,對于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推進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