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水力壓裂技術有徹底改變現狀的潛力,能源進口大國美國有可能在2020年前成為最大的能源出口國。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處頁巖氣開采站(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2月5日報道 德國《世界報》網站2月2日刊登題為《地球上的力量可能重新分配》一文指出,如果能源緊缺的工業國家由于水力壓裂技術而突然能夠做到自給自足,那么這個世界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出現地緣戰略的歷史時代轉折。 文章稱,可以設想一下10年或20年后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情況。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理事會主席不再來自伊朗,秘書長不再是利比亞人。出口石油和現在也出口天然氣的國家的新組織將其所在地從維也納搬遷到澳大利亞的堪培拉。屆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秘書長職位將由美國人和中國人擔任,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部長理事會主席將來自加拿大。 當前人們在討論,伊拉克是否應該退出,因為伊拉克由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進口國。這聽起來像政治小說,但它有現實基礎。水力壓裂技術有徹底改變當前的現實的潛力。如果通過把液體壓入很深的巖層來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進程繼續下去,那么由于其在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北達科他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的頁巖油資源,迄今為止的能源進口大國美國有可能在2020年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此外,加拿大、中國和澳大利亞也將成為21世紀的能源大國。 那么,這種變化會帶來怎么的后果?俄羅斯對東歐國家的主導地位將發生動搖,如果東歐國家可以從北美得到能源的話。但首先是中東的石油權貴可能不再吃香。而以色列擁有大量頁巖油資源,它的頁巖油藏量差不多相當于沙特的石油藏量。 不過文章指出,取得任何進步都會有風險。美國減少在中東的投入可能造成這個地區的不穩定,中國人如撤出在南蘇丹的石油投資同樣會使那里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在迄今為止非民主統治的石油國家的實際壟斷結束時,人們可能為此感到高興。但人們也不希望看到中東國家變窮,那樣會使這些國家變得動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