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教會了我們對待錯誤的態度:
(一)錯誤是寶貴的資源。錯誤形成的反面案例,能形成足夠的沖擊力,就像我們曾經的傷疤一樣,時常讓我們感覺一種曾經的痛,時常讓我們警醒。
(二)錯誤的應對要平和。再周全的預案也防止不了錯誤的發生,錯誤一旦發生,只是大自然規律的體現,感情上盡量不要波動,要把無名怒火和自責的精力和功夫用在冷靜的思考上,制定完善相關預案,減少下一次錯誤的發生概率。
(三)錯誤是創新的必要副產品。就像吃核桃要去掉皮一樣,錯誤其實是創新工作的堅硬外殼,敢于突破外殼的人,才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就像寫材料,自己思想的天花板突破前的絕望和無助,邏輯上的牽強和理順,很多次的修改、自我否定,領導批評、編輯的冷眼、別人的指手畫腳……趟過這一切,才能得到一篇差不多的、比較新的材料。
(四)錯誤是學習的拐杖。拄著錯誤才能走上正確的道路,就像學習資料上說的“我們主要是從嘗試和失敗中進行學習,而不是從正確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