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講,“買房窮三代”這話毫不夸張。父輩,我,甚至是未來下一代,都有可能因為一座房子而衍生出諸多“房貸”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一處好房子也有可能讓你身家倍增,從此“房奴變豪紳”。所以,選房子看戶型,關系一生。
那么,我們就來講講房子的戶型選擇。
戶型圖是室內平面空間布局的圖像反映,對房屋空間的使用功能、相應位置、大小都進行了詳細描述。不過,某些時候現有戶型并不能滿足日后所需,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很重要。
戶型圖的三大要素為圖畫、數字和文字;其中主要以圖畫表示房屋結構及功能分布,所以,認清戶型圖上各部分標識很重要。
一般戶型圖都會包含一些基本的家具,例如床、沙發、椅子等。由于圖形比較形象,所以容易辨認。但如空調、油煙管道、窗戶、結構墻等則相對較難辨認。現總結如下:
在戶型圖中,通常會將各區域尺寸以數字形式標注出來,通過這些尺寸,我們可以清楚測量各個功能區間的面積,單位為MM.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尺寸包含了墻體厚度,所以,算出來是建筑面積,而不是套內面積。
另外,熟悉常見家居尺寸與各功能區尺寸會更充分了解室內使用空間。
除去以上尺寸之外,還要注意以下細節:
1. 客廳開間應≧3.5米,這是人眼到電視的疲勞視距。
2. 臥室長和寬最好≧3米,否則床、衣柜和梳妝臺將難以共存。
3. 大落地窗、大飄窗不宜過多,否則會減少墻面的有效使用面積,相當于減少了空間收納空間。
4.使用率是住宅套內凈面積(使用面積)和住宅面積的比,一般70%~80%左右;
5.實用率是套內建筑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
6.實用率大于使用率,有些開發商以'實用率'代替'使用率',以此吸引購房者。
怎樣才是好戶型
01
整體形狀方正
方正的戶型并不是永久標準。20 世紀后,厭倦了古代城堡和宮殿的建筑大師們將長方形改成了正方形。在建筑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看來,正方形是一種合理、理性的象征,是近代的處理方式。日本建筑大師隈研吾曾評論道:如果放任使用長方形的話,就會顯得很野蠻、幼稚。
這里所指的戶型方正并不是一種嚴苛的正方形,而是各個房間和功能區域的形狀是方正的矩形。這就意味著空間利用不會出現浪費的情況。
02
開間偏大、進深偏小
開間的大小直接關系到房間的寬闊度以及房間里家具擺放的空間充足與否;同時也會影響室內采光。另外如果房間進深偏大,光線則很難照到深處角落。
開間反映的是戶型的采光情況,如開間狹窄進深偏寬,則不利于采光、通風;如果開間過大進深偏小,則不利于房間保溫,容易出現冬冷夏熱情況。一般意義上的戶型方正是指戶型的進深與開間之比合理,進深/開間一般介于1~1.5之間。
如果客廳進深小于開間,那么這種客廳則為橫廳,反之則為豎廳。橫廳減少了過道空間,提高了戶型的使用率,更大氣,并且采光和通風效果更好。缺點是客廳的沙發不能靠墻,不符合中國人背有”靠山“的習俗追求;客廳與房間遙遙相望,私密性較低。
而豎廳的各個功能區布局分明,各有界限,動線合理;沙發可以靠墻擺放,符合習慣。缺點是采光面較小,過道會占用一定面積,浪費空間,實際可用面積變小。
03
戶型沒有暗間
房間全為南向最為理想。但也有差強人意,比如暗間。除了無法自然采光,通風也是大問題。
現在新房多數暗間被安排在衛生間。
04
靜動合理,干濕分區
靜區:臥室+書房+主衛=靜區
動區:客廳+廚房=靜區
動靜區要合理分開,分布在室內的不同兩邊,這樣互不干擾。
干濕分區:
濕區:廚房+衛生間=濕
干濕分區是指廚房、衛生間這兩個濕氣較重且較容易產生臟污的地方應與干燥的臥室、客廳等盡量分離。
當然衛生間現在也很流行干濕分離,這樣能夠減少衛生間的潮濕感,也能夠提高衛生間的使用率,當然,衛生間相對寬敞會更好實現干濕分離。
05
房間大小要適中
房間越大越好?非也非也,整套房間的設計要考慮比例和布局。
一般臥室、客廳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創意亮點往往體現在其他功能性空間的處理上。廚房、餐廳、衛生間,是必須仔細關注的三個位置。
你可以假想日常的生活狀態,就能判斷出設計是否合理。比如,衛生間離次臥會不會太遠,餐桌的擺放空間是否足夠,或者,當衛生間的門恰好打開時,餐廳里的人會不會能夠看見馬桶,等等。
原則上廚房、餐廳、廁所的位置至少應具足夠的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