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中國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對中醫學的科學原理認識不夠。
中國至今沒有為中醫學確定其科學傳統地位而進行認識論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學探討,沒有從全人類福祉出發給予人道主義的關注。許多人固執的相信用西醫的方法可認發掘和提高中醫,這樣做的結果,使中醫受到的是教條式的輕視和文化摧殘。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并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
在中國雖然有“中西醫結合”的行政規定,但在醫療的事實上,中醫不能和西醫享有同等的學術地位。專門研究中醫的機構少、經費少,更危險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謬。研究人員沒能對中醫基本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去證實中醫藥的科學特點。
在中國對中醫的歧視處處可見。中國的西醫師有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9、甚至1:19。更奇怪的是,在中醫研究機構和中醫學院也存在這個問題,中醫院中病歷90%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寫的,能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一種說法是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年事已高。
中醫正在不斷走下坡路,走向衰落。這種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扭轉,這個曾在理論上、實踐上達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醫學,將成為無人能懂無人能用的寶貝。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竣的社會問題也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中國13億人,如果沒有中醫誰能支付起那么高的醫療費用呢?中國要保證老百姓的醫療更不能缺少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