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鏈接:
** 楹聯微征集之五: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楹聯文化聯席會揭曉。趙秀敏主評
** 萬元金獎的“甌海杯”對聯文化獎的評獎實施細則公布,要參賽請先看細則!
劉禹錫詩中妙對22副
張明學 河南三門峽
馬思邊草拳毛動;
雕眄青云睡眼開。
《始聞秋風》頸聯。
正對。英氣勃發,振奮人心。出句寫駿馬,抖起拳曲鬃毛,昂首奮蹄,踏關破隘,馳騁千里。對句寫雄鷹,猛睜睡眼,顧盼動靜,振翅沖天,搏擊長空。
此聯寫秋風,對仗工穩,精神高邁。一掃悲愁情調,充滿昂揚奮發的勃發生機。‘萬類霜天競自由’!古今同。
芳林新葉催陳葉;
流水前波讓后波。
《樂天見寄仿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頸聯。
正對。此聯正所謂自然天成,妙若神助。以簡易明白,流暢自然的語言,精妙工巧的對仗,深寓新舊代謝,前后更替的哲理。以自然之理喻人事之理,達哲學理趣。新穎精切,超然之心,豁達之情,朗朗昭然。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頷聯。
正對。用典甚巧。上句兩典疊用,暗用晉人潘岳《懷舊賦》,明用晉人向秀《思舊賦》。下句化用《述異記》王質入山打柴逢二童子對弈。觀之終局,返時斧柄已朽的故事。兩句用典自然熨帖,契合完美,恰切達情。二十三年久別,始得返鄉,真真恍若隔世,故舊難敘,親人已逝,物是人非,此痛何堪!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同上詩頸聯。
正對。此聯高度凝煉,妙技獨運,獨出機杼。巧妙地將兩組矛盾對立著的事物拉配一起,‘’千帆競渡‘’配‘’沉舟‘’;“萬木爭春”配“病樹”。精心構筑的意象群,卻毫無人為之痕,自然天成。且聯意精警,集中揭示了舊與新,衰與生的消長之理。唱出了一曲昂揚的生命贊歌,展示了豁達的胸襟,積極達觀的人生態度。此詩和的是白居易的贈詩,白的贈詩有句曰“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表示對劉禹錫的遭遇深感不平。劉禹錫和詩此聯,以“放眼量”之豁達,既款謝朋友,又以自解。
千尋鐵索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西塞山懷古》頷聯。
流水對。用王濬破東吳事。以一事因果為對。上句述王濬火斷鐵索,破東吳江防,下句述東吳無險可守,舉旗求降。鐵索”而“千尋”,可見其江防之固;“降幡”而“一片”,可見其輕易。所敘實是破國之重大歷史事件,而劉禹錫卻以鮮明對比,輕松之筆,幽了一默,妙趣橫生,實為詠史之妙聯。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同上詩頸聯。
反對。對歷史陳跡的深沉感懷。筆力雄健。金陵,六朝相繼而亡。上下千年,縱橫萬里,盡在其筆底。六朝繼亡而形勝依舊。在恒與變的對比中,以喻割據分裂之不長,表達對江山一統的禮贊。此聯內涵豐厚,格調雄渾。“傷”字雙關,尤寄深慨。杜牧言:“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警示世人,只空嘆而不鑒,必蹈覆轍。
“依舊”對“幾回”,“依”字本無數字義,但與“一”字諧音,屬借對。
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霑巾。
《憶江南》詞。
正對。綠柳香蘭是春景,本應賞心悅目的,但劉禹錫要寫愁思滿懷的女子,于是假愁女之眼,化樂景為哀景。此聯巧用擬人和互文手法,綠柳香蘭舉袖拭淚,形象鮮明生動。
飽霜孤竹聲偏切;
帶火焦桐韻本悲。
《答楊八敬之絕句》。
正對。用典。比喻。孤竹,指竹制管樂器。化用《周禮·春官·大司樂》句“孤竹之管”。切,激越之音。焦桐,用東漢蔡邕制焦尾琴的典故。以孤竹焦桐自喻。以示屢遭挫折和打擊后的激憤情緒。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頭城》絕句首聯。
是景語也是情語。上句靜景,下句動景,動靜相映。山川仍在,江潮依舊,故國已空,人事成非,歷史感慨,激蕩心頭。意在言外,鑒古諷今。
百勝難慮敵;
三折乃良醫。
《學阮公體》頸聯。
反對。化用。上句言好事也會引出壞的結果。下句化用《左傳·定公十三年》句‘’三折肱,知為良醫。”壞事也可變為好事。富含哲理,啟人心智。
花含欲語意;
草有斗生心。
《春有情篇》頷聯。
正對。擬人。從花和草著筆,巧寫春的情趣,形象生動,自然天成,生意盎然。春風里,百花爭奇斗艷,弄姿比態,好像在相與俏言蜜語,互道心曲。百草青青,蔥郁向茂,互競互爭,生機無限。聯意感人,給人以鼓舞向上的力量。
重臨事異黃丞相,
三黜名慚柳士卿。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頷聯。
正對。嵌名、用典,妙造自然。劉禹錫初貶再貶均為連州,故言“重臨”州政。西漢賢相黃霸,任穎川太守時,頗享清名。而劉禹錫重臨連州時,卻牽累八旬老母流徙南荒,背不忠不孝之罪名,遭此迫害,積毀銷骨。頭上的枉加罪名,自與黃丞相的“清譽”有別,既是自嘲,更是憤激不平。
下句用柳下惠之典。柳士卿即春秋時的柳下惠,曾三遭貶黜。正好來比三次遭貶黜的柳宗元,兩者同行正道而銜屈,同姓同遭遇,用典精切,天衣無縫。
歸目并隨回雁盡;
愁腸正遇斷猿時。
同上詩頸聯。
流水對。此聯寫劉禹錫與柳宗元衡陽分手情景。上句記事,同望歸雁。歸雁正切衡陽和分手之義。“并“、”盡”二字十分傳神,情味十足。讀者透過精妙的文字,分明可以看到:兩位遷客并影荒郊,翹首仰望。“盡”字不由使人想到李白的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
下句抒情。“愁腸”“斷猿”化用張說《岳州別子均》詩“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愁腸正遇斷猿”這一化用經營精到,匠心非凡。這種疊床架屋式的情感架構,更足以激蕩人心,撼人心魄。“借酒澆愁愁更愁”,“漏船載酒泛中流”等,都是這一手法的延續。
階蟻相逢如偶語;
園蜂速去恐違程。
《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閑坐見懷》頷聯。
正對。擬人。以昆蟲入詩。蟻蜂對舉,抓準細節,以“相逢”“速去”的片刻動態截面,引發開去,作富有人情味的聯想:“如偶語”,蟻隊來往于途,兩蟻對面相遇,往往交須互吻,像是互招互詢,互慰互勵。“恐違程”,蜜蜂忙碌,總是來去匆匆,不知疲倦。一個“恐”字,讓人想像,蜂群自有勞作鐵律。此聯寫得情味十足,充分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人于紅藥唯看色;
鶯到垂楊不惜聲。
同上詩頸聯。
正對。此聯以人、鶯、紅藥、垂楊,展開春的畫面。上句寫靜態的花色,艷麗迷人。下句則寫動態的聲,垂楊中的黃鶯,癡醉忘情,宛轉動聽,盡致盡興。此聯悅人耳目,情景交融。
銀釧金釵來負水;
長刀短笠去燒畬。
《竹枝詞九首之九》
正對。借代。以裝束代人。互對,又句內自對。。“銀釧金釵”是年輕女子的裝束,“長刀短笠”是年輕男子的裝束。此法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情趣無限。劉禹錫被貶巴山楚水,熟悉山鄉風土人情,山民生產生活狀態。山上層層桃李如云,云間煙火是有人家。女子負擔挑水,男子放火燒荒。劉禹錫成功地將生活情趣化為了藝術情趣。
近來時世輕先輩;
好染髭鬚事后生。
絕句《與歌者米嘉榮》尾聯。
流水對。譏諷聯。米嘉榮,唐代著名歌唱家。詩是贈米嘉榮的,此聯似表誠勸之意,實是對輕先輩重后生時風的憤激和嘲諷。正中見反,平和中見激蕩。
玉琴清夜人不語;
琪樹春朝風正吹。
《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頷聯。
玉琴,玉飾之琴,美琴。琪樹,仙境中的玉樹。正對。喻體。月明風清,悄無人聲之夜聽那清純的悠悠琴聲。艷艷和美的春朝,和煦的春風中,看那枝曼花嬌美景。這是劉禹錫形象描述讀白詩的視聽感受,白詩他心中展現的美妙境界宛然在目。
巴人淚應猿聲落;
蜀客船從鳥道回。
《松滋渡望峽中》頸聯。
似寫景而實懷古,似懷古而實寫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渾然一體。
上句化用“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寫船客哀愁。下句鳥道,空中鳥跡。鳥飛之路,喻至險至遠之途。
從來別離地,
能使管弦愁。
《松江送處州奚使君》頷聯。
流水對。自古以來,一到別離之地,管弦所奏定是愁怨之音。
江草帶煙暮,
海云含雨秋。
同上詩頸聯。
正對。以“江草暮煙”,“海云秋雨”烘染愁怨氣氛,渲染離別之苦。
靜看蜂教誨;
閑想鶴儀形。
《晝居池上亭獨吟》頷聯。
正對。看與想對舉。實與虛對舉。靜看亭畔花叢,蜜蜂飛舞,由蜂取教。蜜蜂勤勞,忙不偷閑,咀嚼華滋,採粉釀蜜。蜜蜂勇于御敵,群起而攻,萬死不辭。詩人師蜂以自勵。想,從虛處蕩筆,《抱樸子》言鶴為君子所化。所以在詩人心里,鶴儀形,就是君子儀形。詩人以鶴為師,尙鶴儀形,致力于道德修為。形象描述讀白詩的視聽感受,白詩他心中展現的美妙境界宛然在目。
對聯天地(dltdwxgzh)編發,歡迎其他公眾號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