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驍勇善戰。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他有兄弟八十一人(約81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非凡,在位期間,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曾與炎帝大戰,后把炎帝打敗。于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共敵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與黃帝在涿鹿展開激戰。
眾所周知,上古時代部落的形成,主要都是以家族繁衍而逐漸擴充人員,最終發展龐大。蚩尤的家族人丁就非常興旺,他有八個親兄弟,七十二個族兄弟,加上他總共八十一人。盡管有傳說蚩尤是炎帝的后裔,但傳到了蚩尤這一代,他們部落已經不姓姜了。因為蚩尤和他八個親兄弟都姓黎的緣故,因此他們的部落號為“九黎”,當大哥的蚩尤,自然是九黎之王。
蚩尤帶著他這八十個兄弟和麾下八十一個氏族部落最早盤踞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流域一帶,后來到了炎帝姜榆罔的時代(姜榆罔是最后一位炎帝,嘗百草的神農氏的后裔,和黃帝聯盟打敗蚩尤的不是神農而是他),蚩尤帶領龐大的九黎族奪取了奪取了伏羲后裔“九夷國”地區,這時候,蚩尤基本上稱霸了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
而正當蚩尤的九黎集團活躍在河南一帶極具擴張勢力時,在陜西另外兩個頗有勢力的部落打了起來,公元前2713年,以炎帝姜榆罔和軒轅黃帝為首的炎黃兩個部落開戰,也就是著名的“阪泉之戰”,這一戰炎帝敗了,黃帝的勢力擴張到了河北,被各個小部落奉為天子,然而此時蚩尤的九黎族部落卻要比炎黃兩個部落都強大的多。
要奪得真正的天子寶座,黃帝遲早都要與蚩尤一戰,因此黃帝部落從陜西北部的黃河上游出發,朝著蚩尤的領地而來,同時在阪泉之戰中戰敗的炎帝部落也需要發展,于是從陜西中部沿渭水向東發展,然而這兩個部落都被蚩尤所阻,于是乎炎黃兩個部落聯合了起來形成了雄霸西部的“炎黃聯盟”,與東部的“九黎集團”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對比一下雙方的實力,蚩尤的九黎集團能征善戰,而且占據了更有利于耕作的中原地區,生產力水平較高,最為關鍵的是,九黎族部落很早之前就利用銅礦制作了箭、矛、戟、弩、盾等兵器,戰斗裝備更加精良。而炎黃聯盟最大的優勢應該是人數,兩個大部落和十幾個臣服于皇帝的小部落,其中不乏制作武器和訓練野獸的出色氏族。
隨著炎黃聯盟和九黎集團矛盾越來越尖銳,決定上古統治地位的“逐鹿之戰”正式打響,這場戰役被神話傳說渲染的異常玄幻,什么風伯雨師應龍女妭什么的都有,不過這些神話也不是沒有根據,逐鹿之戰的天氣情況確實很復雜,而戰場上的狀況也必然是很激烈的,雙方的戰士和野獸都拼命廝殺,最后,炎黃聯盟打敗了九黎集團,贏得了逐鹿之戰的勝利。
蚩尤的結局是被黃帝斬殺,而九黎族戰敗后則只能遷徙南下,到苗蠻地區居住,在當地與土著部落融合,后來有了南方苗瑤民族,因此蚩尤又被稱為苗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