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直都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兇險疾病之一,而癌癥的治療難度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癌癥時期,另一個就是癌癥的擴散情況。針對早期的癌癥,現代醫學往往具備一定的方法進行治療。但如果癌癥擴散到一些敏感的位置,同樣也會讓治療難度陡然上升,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威脅。
而在眾多癌細胞轉移癥狀中,“淋巴結轉移”一直都是最被關注,且最具威脅的一種,甚至有不少癌癥患者都認為,癌癥出現淋巴結轉移以后,基本相當于“沒救了”,真的是這樣嗎?
讓患者為之“膽寒”的淋巴結轉移,究竟是怎樣的癥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了解一下淋巴結的作用:
所謂的淋巴結,其實就是人體內直徑在0.2到0.5厘米之間的腫物,外表光滑,質地柔軟,且廣泛地存在于身體組織當中。
別看淋巴結是“腫物”,但實際上卻是重要的免疫器官組成部分,相當于淋巴免疫細胞的倉庫,通過淋巴免疫細胞和血管部位連接,以達到運轉免疫系統的效果。
換句話說,淋巴結往往和血管依附,并且廣泛地存在于身體當中,如果癌細胞已經在淋巴結中轉移,意味著癌癥擴散的方式也會陡然增多:
例如血液傳播,淋巴管傳播,種植播散等,因為傳播途徑增加,醫學上很難通過手術方式去阻止癌癥擴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癌友認為,出現淋巴結轉移,就相當于“沒救了”的主要原因。
無法阻止癌細胞轉移,這樣的結果的確是非常可怕的,通常情況下,出現淋巴細胞轉移的,也大多數是癌癥中期或癌癥晚期的患者,這更給治療增添了難度。
難道出現淋巴結轉移,真的意味著患者“沒救了”嗎?
其實如此斷言,還是有些為時過早的。上文有提到,淋巴結轉移因為擴散途徑增多,很難通過手術方法進行控制。
但在現代醫療中,對于癌癥治療也不僅僅只有手術一種方式,例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化療等,都是針對癌癥擴散的有效治療手段,雖然治療的難度會相應提高,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沒救了”的地步。
不僅如此,淋巴結轉移本身也有輕重緩急之分:
主要分為局部淋巴結轉移和遠處淋巴結轉移:
局部淋巴結轉移的轉移部位大多在腫瘤周邊,通過手術手段甚至能夠直接切除,例如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或者鎖骨淋巴轉移等等。
而遠處淋巴結轉移,意味著癌細胞擴散到全身的可能性較高,治療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
綜上所述,癌細胞淋巴結轉移雖然兇險,但并不代表沒救了。例如局部淋巴結轉移的癥狀,完全是可以通過手術方式針對的。即便是遠處淋巴結轉移,也可以通過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其他方式來進行應對。最重要的,是癌癥患者自己要有信心,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能真正有恢復的希望和可能。
不過,對于癌友而言,“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提前做好相應的調養措施,降低淋巴結轉移的風險,才是最穩妥也最正確的選擇。
癌癥患者如何降低淋巴結轉移的風險?
①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淋巴結轉移,其實就是癌癥轉移的過程。而癌癥治療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抑制癌細胞的擴散。
因此,想要降低淋巴結轉移風險,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是前提,只有正確且科學的癌癥治療流程,才能最為有效地降低癌的擴散風險,繼而降低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
②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
根據研究發現,良好的情緒,能夠有效提高細胞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
如果癌癥患者的免疫力增強,癌癥擴散的可能性也會變小,繼而降低淋巴結轉移的風險。所以說,即便是身患癌癥,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調整心情也是對抗癌癥的有效手段之一。
③增加蛋白質和抗氧化食物攝入
癌癥轉移的風險,通常是隨著癌細胞增值的數量而提升的。如果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生成,同樣也是抑制癌癥淋巴結轉移的有效方法。
而蛋白質和抗氧化成分,一個能夠通過提高免疫系統能力的方式抑制癌細胞,一個可以降低癌細胞的生成速度。例如雞蛋,牛奶,西蘭花等食物,是癌友攝入蛋白質和抗氧化成分的優秀選擇,非常推薦進行嘗試。
總結一下,癌細胞淋巴結轉移雖然兇險,但并非“無藥可治”,根據轉移類型,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手段,仍然存在擊敗病魔的可能性。對于大部分癌友來說,提前做好癌癥轉移的相關預防,則更為重要。
參考資料:
[1]彭利偉, 李金榮, 趙怡芳. TNP-470對人口腔鱗癌頸淋巴結轉移癌細胞系作用的研究[J]. 口腔醫學研究, 2003.
[2]李歡慶, 樊曉明. 類型對胃癌細胞轉移的機制研究[J]. 老年醫學與保健, 2018, 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