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布衣樂乎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正月十五之前,曾前往大興的中國印刷博物館參觀學習,起初還是看到書友的分享才獲知有這樣一個專業的博物館存在,不過由于是在北京的郊縣,每每因路遠而打退堂鼓。我倒很想了解一下古老又精彩的印刷術,便利用去大興辦事的空檔如愿以償。參觀之后有幾點感想,先說一下好處:
這是一個極簡主義的博物館,雖然很簡單但能面面俱到。比如入門左手邊有一面墻,羅列了我國悠久印刷史上的重要時刻,讓人對古代印刷簡史的了解做到了一目了然。展覽的順序從符號文字,到紙的發明,再到雕版印刷術的興起,其他印刷術的發明創造,以至到近代鉛印、石印、珂羅印、膠印,再到王選發明的激光排照印刷,還有具體的實物展示,歷史脈絡很清楚,但是不夠詳細。而不夠詳細是因為這個博物館實在是太小了,小到藏品極為不豐富,可能普通觀眾沒有這樣的感受。我覺得就拿古籍印刷史來說,那也是非常悠久和繁雜的,但館藏的古籍十分可憐,基本上是傅增湘之孫傅熹年先生捐贈的,另外還有少量啟功和馬未都的捐贈。這個中字頭的博物館是在1996年經各方努力捐贈和資助建立起來的,館名是我們敬愛的江xx題寫,不知怎么又用了啟功先生的題名。在如今傳統文化大復興的歷史背景下,我覺得印刷博物館有那么一點寒酸。而且有幾處藏品展示的錯誤,讓我也看不下去。比如把“東坡先生”寫成“東皮先生”,一件宋刻本復制品的介紹上,寫的卻是明代。不過總起來說,不從學術角度考慮,但就展覽而言,這個館還是非常值得一去,畢竟對搞古籍印刷或其他裝飾印刷的入門者來說,學習永遠都是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