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媛媛 實習生 徐菁
“現在奶源缺得太厲害了,嚴重供不應求。”4日,山東某知名乳企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奶源緊缺的問題今年一直有所表現,前幾個月尤其嚴重。“上個月,是奶源最緊張的一個月,因為奶源不足我們的生產線甚至出現過暫時停產的情況。”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進入秋季之后乳品銷售將會迎來一個高潮,但是受奶源不足影響現在企業(yè)的庫存和生產線都很緊張。“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出現斷貨的情況,現在我們也在到處尋找更多的奶源。”
另一家山東乳企的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奶牛對于生活環(huán)境非常敏感,最喜歡25攝氏度的天氣,而今年的持續(xù)高溫對奶牛的產奶量影響很大。“每年夏天,我們都會面臨短期的奶源緊張局面,但是今年尤其嚴重。”這位負責人說,雖然近期溫度下將迅速,但是奶牛還需要一個適應期,所以緊缺局面還將持續(xù)。
奶源緊缺,隨之而來的就是價格上漲。“現在的奶源收購價跟去年同期相比,漲了一倍。”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奶源的收購價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一趨勢還將繼續(xù)。
“奶源漲價,除了供求關系的影響,飼養(yǎng)成本的提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李先生說,企業(yè)有自己的養(yǎng)殖基地,對于成本的上漲有著明顯的感知,所以對于合作飼養(yǎng)廠的漲價行為也比較理解。
上百個風扇吹,產奶量還是降了10%
2日15時,在山東大地乳業(yè)牛舍內,上百個風扇同時轉著,棚內的溫度計上仍顯示著32℃。“這兩天還好些,從7月底到8月中旬,氣溫持續(xù)三十七八攝氏度,下午2點牛舍最高溫度甚至達到45℃,別說是產奶,這對奶牛來說,能保命就不錯了。”山東大地乳業(yè)總經理楊曉勇說。
飼喂工人李師傅告訴記者,牛舍內溫度高于25℃,奶牛就會出現煩躁癥狀,30℃以上產奶量就會減少。李師傅說:“那段時間給奶牛上料也不吃,中午也不臥著睡覺,張著嘴耷拉著舌頭,不斷地分泌唾液、喘著粗氣。”
據楊曉勇介紹,夏季奶牛產奶少是正常現象,但今年天熱持續(xù)時間比往年都要長。“平時這個時候每頭奶牛每天能產28公斤左右,而今年只能產二十五六公斤,整整減少了十分之一。” 楊曉勇說,大地乳業(yè)處在產奶期的泌乳牛在2000頭左右,按每頭奶牛少產5斤計算,一天就少產近5噸,按收購價每噸4800元計算,一天就少收入20000多元,7、8月份加起來至少損失100多萬。
貨源緊張,原奶每噸漲價超過9%
山東大地乳業(yè)總經理楊曉勇告訴記者,目前企業(yè)日產牛奶原料在50多噸,其中40多噸供給蒙牛和伊利等大型奶企,自7月底貨源緊張起,供貨價格開始緩慢上漲,截止到目前,每噸收購價從4500元一路漲到4800元,即使這樣還是迎來一批批采購乳品原料的企業(yè)。
據楊曉勇分析,乳制品的市場需求一直都在增長,下一步原材料價格仍有上漲的趨勢。
墾利縣勝坨鎮(zhèn)豐和農牧業(yè)奶牛養(yǎng)殖場共養(yǎng)殖奶牛500余頭,處于生產期的泌乳牛在230頭左右,每天產6.6噸左右的奶原料直接供給得益乳業(yè),可最近養(yǎng)殖場場長張洪濤卻總是迎來一撥撥的“尋奶”人。“最近奶原料確實很緊張,各大奶企普遍出現供貨不足的情況,伊利最近也來找我了。”張場長說,自6月份起,每噸奶原料的價格已經從4100元漲到4500元,漲幅超過9%。
日產一噸的養(yǎng)殖場收購商也不“放過”
2日上午,一大型中外合資知名奶企奶源采購經理正趕來大地乳業(yè)洽談奶源收購合作事宜。該經理表示,目前奶源出現缺口的現象,在奶企中普遍存在,他手上有山東大大小小的奶牛養(yǎng)殖基地的名單,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跟各大養(yǎng)殖場聯系,一旦有合同外的貨源好及時掌握。
“現在奶源普遍存在不足的情況,競爭也很激烈,為了爭取更多的貨源,連日產量在一噸左右的小型養(yǎng)殖場也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該經理說起這些的時候,臉上透露出掩飾不住的焦慮。
超市牛奶最高漲了一元
4日,記者走訪了東營部分大型超市發(fā)現,不少超市半月前就出現了液態(tài)奶缺貨現象,部分品牌的純奶和酸奶價格均出現上漲。在東城銀座超市,導購告訴記者,半個月前像金典、特侖蘇等高端奶一度出現斷貨情況,另外得益、佳寶等酸牛奶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浮。
據介紹,較高端的得益200ml原味發(fā)酵乳漲幅最大,價格從3.5元上漲到4.5元,200ml的低糖無蔗糖酸牛奶和180ml的得益紫薯酸牛奶,價格從2.2元上漲到2.5元。在東城膠州路樂天瑪特,蒙牛、伊利品牌的純牛奶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蒙牛純牛奶標價為2.7元/盒,與半月前的2.5元/盒相比上漲8%,伊利純牛奶2.9元/盒,較半月前的2.7元/盒也上漲了7%左右。
記者從東營市價格監(jiān)測中心了解到,在今年4月至8月15日,蒙牛和伊利250ml牛奶,市場價格均為2元,超市價格均為2.4元,自15日之后,蒙牛和伊利250ml牛奶,市場價格漲為2.4元,伊利超市價格漲為2.7元,而去年伊利和蒙牛250ml純牛奶同期價格為1.5元和1.8元。
新聞分析:暫停乳粉進口影響奶源供應
對于近期集中爆發(fā)的奶源緊張,價格大漲現象,山東省乳制品協會理事長馬林慧認為有多方面原因。
馬林慧告訴記者,“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養(yǎng)牛收益太低,出現很多奶牛被殺的情況。”此外,恒天然事件之后,中國暫停了從新西蘭進口乳制品原料,這對中國很多乳企來說是很大的威脅,“因為國內大型乳企對進口原材料依賴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