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穿越五千年,近觀中原文明胚胎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介紹雙槐樹遺址李安攝

半月談記者 王丁 桂娟 雙瑞

考古遺址多如繁星的中原大地,又添一顆熠熠新星。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國”在世人面前初揭面紗。

雙槐樹遺址位于伊河和洛河匯流入黃河處的河南省鞏義市河洛鎮,經過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連續多年考古發掘,確認其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們一致認為,這處殘存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的遺址,是黃河流域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

由于雙槐樹遺址位于“居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區中心區域,且具有都邑性質,按照中國考古學前輩大家蘇秉琦先生探討中國國家形成提出的“古國—方國—帝國”三階段框架,專家建議將遺址所在的古文化區域命名為“河洛古國”。該遺址有力地證明了在距今5300年左右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階段,河洛地區是神州大地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河洛古國影蹤初現,還有一系列謎團待析待解。半月談記者走訪多位主持發掘或持續關注雙槐樹遺址的考古學權威專家,追問一系列關乎河洛古國來龍去脈、認知評價的關鍵問題。

追問一:河洛古國的發現,對于實證中華文明5000年有什么幫助?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未曾中斷的文明,中華文明何時起源、如何形成,長久以來備受關注。我們習以為常的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認知,在國際上還沒有得到普遍接受。鑒于此,本世紀初,國家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旨在求得五千年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歷程的實證。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歷時15年,在遼河流域、長江中下游等都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高等級都邑遺址,但中原地區同一時期卻缺乏收獲。如今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實證了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持人王巍表示,在這一階段,文化中國已具雛形。

專家普遍認為,雙槐樹遺址的地理位置、規模及文化內涵,無不凸顯了其在中華文明的中心地位,應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黃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以往,考古學界雖然肯定中原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認為中原的中心地位是從夏代才開始的,河洛古國的發現,可能將改變這一認知。

追問二:河洛古國與傳說中的黃帝可有關聯?

鑒于河洛古國極為關鍵的時空坐落,專家認為,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一座都邑。

目前,中國考古學界認為,后世中華文明起源傳說中黃帝活動的年代,應在距今5000多年前后。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指出,黃帝可能并非一位特定“圣王”,而是某個部落的代表人物。黃帝部落的活動范圍,眾多專家認為應在中原地區。現在,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原核心區域有了雙槐樹遺址這樣的重大發現,自然讓人推測可能與黃帝有關。

多載上古之事的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有關于黃帝時代“一百年,地裂,帝陟”的記載,唐代天文學著作《開元占經》也記載“黃帝將亡則地裂”。巧合的是,在雙槐樹遺址發現了多處地震引發的裂縫遺跡。遺跡發現于遺址內壕和中壕東南部解剖溝內,呈東西條狀,錯亂交叉,縫內有淤積黃土,還有明顯的地層錯位現象。北京大學相關專家現場確認,認為可能是地震引發的裂縫,且震級在6.0級以上。

綜合近年考古資料,距今5000年左右,今天的鄭州地區發生了一場比較大的地震,除雙槐樹遺址外,鄰近的大河村遺址、西山遺址、青臺遺址等也都發現了地震跡象,時間恰與河洛古國衰落期重疊。專家認為,從這次地震的影響入手,或許可以找到黃帝時代更多遺跡的線索。

追問三:河洛古國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哪些特色?

專家們認為,雙槐樹遺址及附近青臺遺址發現的“北斗九星”遺跡及有關建筑,既是天文觀察的遺跡,也具有特殊的人文含義。天文與人文的交融,表明在此高等級聚落布局中禮儀化思維和尊崇“天地之中”的宇宙觀已現萌芽,后世中華文明政治思想的若干底色,在此已有了最初的涂抹。

在雙槐樹遺址,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它長6.4厘米,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形如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這是難得的仰韶時期與養蠶及絲綢起源相關的直觀實物資料,它與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一起,實證了5300年前黃河中游地區的先民們已經養蠶繅絲。

“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征即是農桑文明、絲帛文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各地代表性文化農業都較為發達,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雙槐樹及其周邊聚落,全國其他地區還沒有與桑蠶紡織業有關的確切發現。”李伯謙認為,從這一角度講,以雙槐樹遺址為首的黃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發現的中國農桑文明發展史時代最早的代表。

追問四:河洛古國與同時期其他文化遺存之間有什么關系?

河洛古國是一處經過精心選址和合理規劃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周邊的青臺、汪溝和洛陽的蘇羊、土門等多個遺址,特別是西山、點軍臺、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組成的城址群對雙槐樹都邑形成拱衛之勢。據分析,這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發現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規模最大的核心聚落群和唯一的大型城址群。

遺址的出土器物包含許多外來文化因子,稱得上兼容并蓄。如折腹鼎、背壺,具備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組合中出現的薄胎斜腹彩陶杯,體現明顯的屈家嶺文化因素;看似相隔遙遠的崧澤文化、大溪文化,在出土器物中也可發現其影響。

透物見人。這些器物充分表明,河洛地區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聯通四方的交通孔道,人群流動頻繁,具備開放包容的特性。王巍認為,中原地區的地理優勢有利于文化匯聚和輻射,5000年前的中原先民對外來文化已采取主動吸收而非排斥的態度,這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也是文明賡續的重要因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雙槐樹遺址:中華文明起源地 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河洛古國有何不凡?不僅發現外來器物,還發現“北斗九星”的痕跡
考古發現上,河洛古國(約5300年
河洛古國,新考古發現將歷史向前推一千年,夏朝不再是第一個朝代
央視關注雙槐樹遺址重大考古成果“河洛古國”被發現, 可能是黃帝時代都邑
歷史將被改寫夏朝不再是中國第一個文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霍城县| 樟树市| 连江县| 民乐县| 睢宁县| 武隆县| 托克托县| 金昌市| 鸡东县| 阳西县| 怀安县| 胶南市| 恩平市| 哈密市| 左云县| 响水县| 渑池县| 安西县| 马公市| 北安市| 峡江县| 桑植县| 剑阁县| 曲靖市| 日土县| 塔城市| 富源县| 河源市| 苍溪县| 汉川市| 衡阳市| 达孜县| 平定县| 广南县| 松潘县| 册亨县| 无锡市| 睢宁县| 江孜县|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