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名將輩出,群星璀璨,如李靖、尉遲恭、李勣、秦瓊、侯君集、程知節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今天我說一個不太有名的將領,王孝杰。為什么要說他呢?因為他經歷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下載PDF格式《唐將王孝杰的征戰一生》我們知道,唐朝的疆域很寬廣,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里,遠超秦朝、漢朝和隋朝這些大一統王朝。不過,疆域寬廣就意味著有漫長的邊境線,意味著要在邊境線上駐扎常備武裝力量。王孝杰,就是活躍在唐朝與吐蕃邊境線上的一名將領。
王孝杰生于唐朝都城長安——附近的新豐縣。唐朝有著濃厚的崇武氛圍,因此王孝杰在少年時代就投身軍伍,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四處征戰,屢立戰功,得以晉級。到678年時,王孝杰已經成為一名行軍副總管。
從670年以后,吐蕃進入鼎盛時期,不斷向外擴張,還進入了唐朝的勢力范圍西域,并占領了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有鑒于此,唐朝決定對吐蕃進行反擊。678年,唐高宗李治命中書令李敬玄鎮守洮河,又從關內、河東招募軍隊,在工部尚書劉審禮的率領下西征。王孝杰作為行軍副總管,也在這支西征隊伍里。
當年9月,唐朝軍隊在青海大非川進行了一番激戰,不幸敗北。李敬玄按兵不動,導致劉審禮與王孝杰雙雙被吐蕃軍隊俘獲。劉審禮在戰斗中受了傷,不久便傷重而亡。于是,就剩下王孝杰被留在吐蕃。
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當吐蕃贊普赤都松贊見到王孝杰后,說了一句:“你長得像我爸爸呀。” 赤都松贊不但沒有殺王孝杰,還將他待為座上賓,優渥有加。不久,王孝杰被吐蕃釋放,安全地回到了唐朝。
吐蕃首領因為唐朝將領相貌與自己父親很相似,便釋放了他。這可不是我虛構的段子,而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對此,宋祁、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里進行了記載:孝杰以副總管戰大非川,為虜執,贊普見之,曰“貌類吾父”,故不死,歸之。
王孝杰在吐蕃“喜當爹”,回到唐朝后,并沒有受到懲罰,依然在軍中任職。到武則天時期,已經做到右鷹揚衛將軍。
692年,武則天決心奪回安西四鎮,于是改變以守為主的被動局面,轉而主動向吐蕃進攻。她命令王孝杰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一起出擊,向吐蕃發起進攻。王孝杰有過與吐蕃作戰的經驗,這次終于派上了用場。當年10月,王孝杰率部進入西域,擊敗吐蕃軍隊,收復了安西四鎮。王孝杰以軍功拜左衛大將軍。
為了防止吐蕃再次染指安西四鎮,唐朝在龜茲恢復了安西都護府,駐扎了3萬漢兵。
694年,王孝杰在在青海湖附近又擊敗了吐蕃軍隊,因戰功官拜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封為清源縣男爵。不過,第二年,王孝杰以朔方道行軍總管的身份,再次出擊吐蕃,這次王孝杰又吃了敗仗,被削職免官。
696年,發源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契丹南下侵擾中原,攻陷營州,進入河北,燒殺劫掠。
697年,武則天重新啟用王孝杰,擔任清邊道行軍總管,與清邊道行軍副總管蘇宏暉一起迎擊契丹軍隊。當年3月,雙方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展開激戰。當時,唐軍被契丹軍隊堵截在峽谷內,王孝杰親自率領精銳士卒奮勇沖殺,沖出峽谷外,排成方陣與契丹軍隊進行決戰。然而,由于蘇宏暉膽怯逃走,使得王孝杰孤軍奮戰。由于敵眾我寡,王孝杰所率領的少量精銳士卒全軍覆沒,王孝杰本人也戰死殉國。
武則天得知王孝杰的英勇事跡后,追贈其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