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的小兩口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尷尬話題:兩個人親熱被寶寶看到了該怎么解釋?
寶寶慢慢長大了,有些話不知道怎么跟寶寶開口,所以很多家長就采取了早早地和寶寶分房睡的措施來避免尷尬,但是有的孩子還太小不適應一個人睡,有的寶寶因為害怕或是不習慣所以不愿意自己睡一間屋子。
一位朋友也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事,當孩子比較好奇的看著他問:爸爸,你為什么趴在媽媽身上?他以最快的速度平定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說:“對不起,把你吵醒了,爸爸媽媽說些悄悄話,這是大人之間表達感情的方法,你快睡覺吧。”
因為態度很平和,孩子也就沒當回事,并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又睡著了。至此,不得不佩服這位爸爸真是膽識過人,很能hold住場子啊,這樣正是我們值得學習深思的地方。
性無知在以前可能是一種美德,可是對現在的人來說,無知就更容易受到傷害。讓孩子懂得更多的性知識,能夠更好地保護孩子。
1、不回避
面對2歲以下的孩子撞見爸爸媽媽在進行肉搏大戰時,可以不用解釋,因為孩子太小了,可以說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只是下次肉搏盡量避開孩子哦。面對3周歲以上的孩子可因情況而定,如孩子對你們的肉搏行為絲毫沒有興趣,不聞不問,很是漠然,也就不需要追著孩子解釋了。在這就是像以上阿蓮夫妻的這種情況,讓孩子給逮個正著,且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意識,并且向你提出了很是棘手的問題,這時,應當不回避,不躲藏,耐心輕聲的向孩子解釋。
2、生活中進行性教育
前不久,看到一則關于性教育的故事。事情的大概是這樣的,家里養了一只寵物狗,有一天,孩子著急的給寵物醫院打電話,問,阿姨,我家狗狗生病了。阿姨問,狗狗怎么了?孩子說,就是狗狗的肚子下面長出了奇怪的東西。阿姨笑了笑,說沒事,不用管它。回到家后,孩子又把情況跟爸爸說一次,爸爸聽了,正在犯愁怎么解釋。專家說,狗狗的確沒有生病,那是狗狗的生殖器,跟我們的人一樣,都有生殖器,這樣我們人類才可以生寶寶呀。專家的做法給我們家長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
3、通過電視書籍讓孩子了解性
小時候,一家人都在看電視,突然電視上出現有關親熱的畫面,家長會突然換臺,或者讓給大人倒杯水,用此方法把孩子支走。顯然,這不是好的辦法,還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還不如干脆趁這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這是人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也是人們相愛的表現,只有相愛的兩個人才可以。
對于小學生,家長可以買一些過于身體結構方面的書,了解人身體結構的同時可以跟孩子解釋一下性的問題。這樣孩子不會對性的問題一直好奇,而且可以自然的正視性問題。
綜上所述,對于對幼兒、兒童關于性教育的問題,我們大家有應該對孩子正確進行性教育,只有正確的面對性問題,才能避免孩子因為性的問題犯錯,這才是各位家長應該做的。
那么,為了避免類似這種比較尷尬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1)注意著裝
很多家長認為在家里就應該是一種很放松的狀態,加上又沒外人,所以在家中日常的著裝也是很隨意,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穿的都比較清涼。爸爸光著膀子就穿一件短褲,媽媽內衣也不穿,只穿一件吊帶睡衣就在家里晃蕩......
孩子小些還好,但當孩子漸漸到了認事的年齡,家長還以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這里不需要注意,那里不需要避嫌,這就不好了,很可能會導致孩子過分早熟,讓孩子對異性的某些器官產生好奇,甚至刺激孩子提前分泌某些性激素,進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更嚴重者可能會致使孩子早戀,早早地偷嘗禁果。
所以,家長們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還小沒有清晰的自我辨別意識,而且這個時候的模仿能力很強,這就需要家長們好好引導了。
(2)分開洗澡
孩子還小時,都是家長給孩子洗澡的,這時除了避免異性親子共浴外,4~6歲后的孩子也應避免爸爸幫女兒洗澡,或者媽媽給兒子洗澡。
一方面,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也需要逐漸培養獨立洗澡的能力了,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孩子的隱私,身體力行地讓孩子從這種小事上感受隱私被尊重,對孩子以后的成長也有幫助。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無所謂,這樣只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巨大的沖擊。所以,該注意的事情爸媽一定要注意。
(3)睡覺分開
從性教育的角度考慮,3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分床睡,5~6歲左右就應該分房睡了。家里孩子有兄弟姐妹的,也應按性別,分開睡。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朦朧的性別意識和羞恥感,如果家長不注意,孩子可能會對性別產生混淆,甚至認為男女同睡很正常,這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是很大的。其次,因為孩子的逐漸成長,對這些事物也會有好奇心,我們正確的引導才會讓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4)上廁所關門
有些家長在家里嫌麻煩,習慣了上廁所不關門,這對孩子也是不好的,孩子可能以大人為榜樣,以后在外上廁所也不關門,甚至隨意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所以,我們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很容易模仿家長的行為。
這些應該是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冷靜應對了,堵不如疏,趁早給孩子科普這些教育才能避免孩子今后在這些方面犯錯誤和受傷害。其次,我們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多的。孩子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家長的,生活中的細節都是我們需要格外注意的,避免孩子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