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漢墓
坐落于徐州繁華的云龍山北面
是全國少有的博物館和考古為
一體的考古旅游設施
從1970年到現在
土山漢墓的發掘延續了48年的時間
徐州人對土山
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
在80年代之前
這里曾經是小孩兒的樂園
一個盛滿很多徐州人童年記憶的地方
關于土山
徐州人都能講一個
“以訛傳訛”得來的傳說
說這里曾經是“亞父冢”
范增死后士卒為其負土筑墓
形成土山
而《魏書 地形志》《水經注》及方志
更是記載土山為高冢戍、亞父冢、范增墓
人們似乎不應該再懷疑土山就是亞父冢
然而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
一次無意間的取土改寫了這一切。
1969年
住在土山西北坡的居民取土時發現一座古墓
1970年南京博物館進行清理
定為一號墓
后經考證
認為此處是東漢某代彭城王王后的墓葬
直到30多年后
大家才知道
里頭可不止一座墓
竟有三座
厲害了
我的土山
1977年
徐州博物館在一號墓南側發現二號
二號墓位于封土中心
規模更大
為土山主墓
1982年
再次發掘二號墓
2002年
土山北部偏西發現了三號墓
是王室成員墓
三號墓是在山巖上鑿出深坑
再用巨石和大磚砌成
里面已經被盜墓賊盜掘一空
2007年基本完成了
二號墓封土部分的發掘工作
2012年
土山漢墓保護及永久性展示建筑工程
完工并對外開放
2014年至今
徐州博物館繼續發掘二號墓
進入室內考古階段
土山漢墓的考古工作
從上世紀60年代末至今
已斷續進行了48年
土山漢墓作為徐州兩漢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是目前徐州唯一一處保存較好
且對外開放的東漢諸侯王墓
高大的封土
上千塊的墓葬封石
完整的墓室
精美的文物
無一不在昭示著
東漢彭城王的王家氣派
土山二號墓發掘從2004年起
已經有14年頭了
二大爺也從2007年開始
每年路過徐州都會去看的
2004至2007年
是土山二號墓發掘的第一階段
2004年
主要是墓室以上封土部分的發掘
這個工作一直持續了近3年的時間
到2007年才算基本完成
與中國古代常見的較為純凈的墓葬封土不同
土山漢墓的封土極為雜亂
其黃灰色夯土中夾雜著大量的漢代筒瓦、板瓦
瓦當、陶器殘片及竹木器殘片等
更為罕見的是封土中發現了
大量西漢時期的楚國封泥
封泥作用似今天的信戳
到2012年
土山漢墓成為徐州博物館的一部分
考古工作有了更好的發掘環境
進入了室內發掘階段
從2014年開始至今
是土山二號墓發掘的第二階段
首先清理墓道
發現墓門外有兩道封門設施
北側一道封門由打磨光滑的長方形塊石封堵
緊鄰南側有一道砌筑整齊的磚墻封堵
墓道兩側各有一個耳室
墓道壁上殘存有分布密集的長方形淺龕
清運墓室上部封石
封石南北縱向成排放置疊壓于墓室之上
共有4層,每層16排
每排16—21塊不等
總計有1100余塊封石
這些封石以方形為主
多數封石上留有刻銘
記載著工匠的姓名
封石的擺放位置等信息
因時間久遠
加上磚券墓室坍塌
封石多已殘斷
在一個從穿過近20米的夯土
穿過4層封石
進入主墓室的盜洞內
發現30余片銅縷玉衣片和兩片銀縷玉衣片
土山二號墓中至少埋葬了兩位死者
整理完上面的封石和盜洞
才看到里面的墓室大門
希望下次二大爺
來到這里
能看到墓室的門打開
千年的文物重現世間
二大爺帶你
發現更多的未知
千年土山
一如既往地沉默著
幸好石碑幫我們解開很多謎團
轉載自 二大爺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