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遠的天體,曾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它的體積很小,距離我們又很遠,所以我們對冥王星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冥王星的表面可能主要由氮冰構(gòu)成,繞日公轉(zhuǎn)周期約為248個地球年。在冥王星上永恒的暮色中,太陽看起來就像是一顆比較明亮的普通恒星。
不過,有時冥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它的近鄰海王星要近,也就是說,有些時候海王星才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1979年,冥王星穿越了海王星的軌道,這就好像一輛車從另一輛車眼前斜插過去。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就發(fā)現(xiàn),冥王星的軌道與太陽系中其他大行星的軌道不同,其余大行星的軌道幾乎在同一平面內(nèi),類似于以太陽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圓(事實上沒有任何一條軌道是正圓)。而冥王星的軌道平面則明顯與其他大行星的不重合,于是在繞日旋轉(zhuǎn)的同時就免不了跨越海王星的軌道,所以它時而在大行星的頭上,時而又沉到它們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