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損容性皮膚病,多于青春期開始發病,中醫稱青春痘粉刺。病因多種綜合因素,中醫認為患者素體血熱偏盛,加之過食辛辣油膩之品致肺胃熱盛上蒸顏面,氣血痰濕熱結而致。
【清熱涼血湯】加減:
黃芩,丹皮,赤芍,丹參,蒲公英,生地,連翹,梔子,薏苡仁, 白鮮皮,甘草
加減:肺熱加重加生枇杷葉,生桑白皮;大便干結加生大黃;結節囊腫加皂角刺,桃仁,重樓;月經不調者加益母草,香附,女貞子,旱蓮草。
用法:水煎分3次飯后內服,15 劑為1個療程。
【三黃清解湯】加減:
黃芩、黃連、大黃、丹參、白芷、金銀花。
制法:上述諸藥共研細末。
用法:用溫水清洗面部,用碘伏嚴格消毒后,用粉刺針壓出膿點,將囊腫中的膿汁及脂性分泌物壓出。用開水將適當的藥末調和冷卻至微溫敷于面部,其上用保鮮膜覆蓋,保留20~30 min后洗凈。
內服方中黃芩清熱燥濕,善清肺胃之熱;生地、丹皮、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梔子清熱瀉火,善清氣分之熱;連翹、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癰,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丹參具有抗炎、抗菌,擴血管改善血循環,調節免疫和內分泌功能,并且有抗雄激素和溫和雌激素的活性作用。 所以丹參是中醫治療痤瘡的要藥。苡仁健脾化濕,甘草調和藥性。
諸藥合用可使肺胃之熱得以清宣,血熱得涼,氣血流暢,癰消結散,則痤瘡自愈。三黃清解湯外敷患處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促進痤瘡皮損修復的功效。總之,中藥內外合治共湊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腫散結之效。
因痤瘡復發率高,所以患者在治療中與治愈后應注意預防與調護:①作息定時,不熬夜;②忌食辛辣油膩的食物;③女性患者忌濃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