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位農村大叔原是一位釀酒廠老板,某一天,他突發奇想開啟了養豬副業,并給它們喂下77°酒糟,誰料上市后,卻無人購買。
2016年,他憑借無人收購的黑豬,年賺3000萬。
他是怎么做到的?
用酒糟養豬、牛、羊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但是用酒養豬對平常人來說,可是個新鮮事兒。
然而,卻有這樣一位農村大叔,憑借用酒養豬,一年出欄10000多頭黑豬,銷售額達到3000萬。
養黑豬的這位農村大叔名叫傅國文,祖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他今年51歲,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酒。
傅國文之前為了能實現這一愛好,甚至還開了一家釀酒廠,里面大部分釀造的是77度白酒。
不過,讓他感到糟心的是,釀酒廠賣出去的酒越多,這也就意味著處理不掉的酒糟越來越多,每年光是產出來的酒糟就能高達1萬噸。
正當傅國文苦思冥想該如何處理酒糟時,他發現有些地方的養殖戶竟會將酒糟喂給牲畜,以此來讓它們達到皮毛油光滑亮的效果。
他走在鄉間小路上,心里突然萌生起一個念頭:這么多酒糟,扔了也很可惜,我為什么不像他們一樣養些牲畜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越想越興奮的傅國文開始考察周邊的農村養殖戶。
圈養黑豬
然而,逛遍了大半個哈爾濱市的傅國文,卻發現養殖戶們大部分養的是常見的家禽,只有少數幾家在養黑豬。
傅國文認為這是個好的商機,于是把這想法告訴了家里人。但他們認為這個想法比較冒險,畢竟村里沒什么人養黑豬,更何況它們長得又沒有白豬快。
可傅國文執意認為,養那些常見的牲畜有什么意思?既然要養,就得養不常見的!
于是他不顧家人勸說,果斷在2010年底,把酒廠附近2000畝林地包下,并在上面建立起黑豬養殖場。
前期的養殖過程必然是艱辛的,雖然他了解黑豬的生活習性及喂養條件,可要把這件事情放到現實生活上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
剛到養殖場的小豬仔們,既不喝奶也不吃豬食,三五只蜷縮在一起抱團取暖。
傅國文兩眼一瞇,看了看外面刮風刮得呼呼響兒,心里暗叫不妙。
他先讓員工把豬圈內的水泥地上鋪上一些稻草,隨后又帶著他們把周圍養殖場周圍搭上一層棚子。
當天晚上,他跑到隔壁市區購買了許多供暖設備,使豬仔們能擁有一個溫暖干燥的生存環境。
將溫差問題解決完后,小豬仔們慢慢恢復了生機,開始進食。
傅國文打這天起,對養豬場的大小事宜開始親力親為,生怕它們會出現點什么岔子。
2011年,被傅國文第一批引進的黑豬可以產仔了。
傅國文帶著工人們為難產的母豬“接生”,一陣陣“吼吼”聲在養豬場內猶如回音一樣響起。
聽到小豬仔的聲音,他不由得被淚浸濕了眼眶,沒人能想到這300多個日日夜夜,他是如何撐過來的,其中的辛酸和苦楚都不言而喻。
在感到高興的同時,傅國文看著眼前這頭黑母豬,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母豬天生就有個特點,那就是它的奶頭數量和產仔數量都不是固定的。
這也就造成了有的母豬奶頭多,但是產仔少,有的母豬奶頭少,但是它產仔多的情況。
這里面更為嚴重的是,有的母豬或許會存在“瞎奶頭”的情況。
通俗易懂點講就是,空有外表,卻不能給小豬們喂奶。
并不是所有的母豬都擁有此癥狀,但它會極大地影響到母豬的哺乳能力。
有些個頭小、身體相對孱弱的小豬,很容易就因為吃不到奶,被活活餓死在豬媽媽的旁邊。
這樣的情況對于養豬場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畢竟母豬一年只能生2~3窩,如果照料不當的話,平常只能生2窩小豬仔。
傅國文聯合養豬場的場長想過很多的法子,甚至他們直接用最原始的方法,把多出來的小豬仔放到產仔少的豬媽媽附近。
可豬媽媽一聞到這陌生的氣味,立馬就站了起來,整個豬窩內開始混亂不堪,互相踩踏。
還沒等新來的小豬仔湊到豬媽媽身下,它就被豬媽媽給“驅逐”到角落旁,它們想湊到豬媽媽面前都非常困難,更別提吃奶的事情了。
傅國文只能帶著員工將豬仔們分批次喂養,可這樣一天下來,既費時費力還什么都沒干成,這讓他心里十分憂愁。
應該要怎么做,才能讓豬媽媽們愛上這些代養的小豬呢?
兩個月后的一天,傅國文在酒廠查看酒窖時,突然聞到了空氣中彌漫的陣陣酒味兒。
這時,一個大膽的想法再次從他腦子里冒了出來。
傅國文拿上一個噴壺,里面灌點高濃度白酒就往養豬場走去。
他把一頭落單的小豬抓了起來,并在它身上噴了幾下白酒,確定小豬身上帶有白酒味兒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小豬放到另一位豬媽媽的身邊。
陌生小豬的到來讓“原住民們”紛紛往后退,不知所措。
母豬媽媽聞到陌生的氣味后,一下子就從地上坐了起來。傅國文見狀,趕忙又在母豬身上噴灑上白酒。
過了五秒后,脾氣暴躁的豬媽媽逐漸安穩下來,有了酒精的掩蓋,小豬吃奶的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不過,把這個問題解決后,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在等著傅國文。
即便是小豬能吃上奶,可豬媽媽的奶水不足,小豬仔也有可能會被餓死。
這時,傅國文在酒廠里一陣倒騰,又在里面找到了一樣東西,有了它以后,母豬媽媽就再也不愁奶水不夠了。
傅國文拎起一個塑料酒桶,先給自己灌上兩口。
這瓶里的東西叫做尾水,不光是人能喝,豬也能喝,傅國文喝了兩口之后,他把剩下的尾水和酒糟往豬盆里倒去。
不僅是母豬喝得津津有味,甚至還有幾只小豬也忍不住湊上前來,喝上幾口。
不過奇怪的是,它們把尾水全部喝完,卻沒有一點兒喝醉的跡象,難道黑豬與白豬相比天生就酒量大嗎?
看到廠長和員工們疑惑不解、摸不著頭腦,傅國文這才慢吞吞地說出了其中的奧秘。
“這里面雖然酒味兒很重,不過它的酒精含量卻很低。尾水是酒廠釀酒時產生的一種附加物,豬只能喝飽,但它卻不會喝醉。”
那傅國文是怎么想到要給豬喂尾水的呢?
傅國文卻解釋:“之前我到南方出差,了解到南方的女人坐月子時,都要喝醪糟來下奶。既然人喝醪糟能下奶,那豬應該也能。”
傅國文家里本身就是開酒廠的,在他看來尾水的功效和醪糟其實也差不到哪兒去,母豬喝了尾水不僅奶水好,就連小豬的體質也變強了起來。
剛開始,傅國文豬場的豬仔成活率在85%,通過小豬代養和給母豬喂食尾水,它們的成活率已經達到了98%以上。
通過這一方法,豬場的利潤也因此增加了100多萬元的收入。
不過,向來不走尋常路的傅國文,在小豬到了育肥期后,竟然又做了一件事情。
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不僅讓黑豬的肉質得到了明顯提高,甚至還讓它本身的售價還增長了20%。
傅國文帶領家里人來到了酒廠旁邊的那片樹林里,因為剛下過雨的緣故,樹林里是泥濘不堪,不太好走。
不過,被散養的黑豬一般會找相對干燥的地方來休息。
來到樹林深處一片地勢較高的地方上,果然發現了幾頭黑豬的身影。
傅國文的家里人正想走上前去,仔細看看這黑豬的模樣,沒想到黑豬竟對他們齜牙咧嘴、毫不客氣。
這樹林內的黑豬雖然大部分是散養的,可它們畢竟還是家豬,為何攻擊性會那么強呢?
傅國文用手電筒繼續往前摸索,這才發現剛剛那頭黑豬原來是母豬。
它龐大的身軀背后赫然出現了十幾只小豬仔,身上顏色分別是黑色和褐色的。
家人這才想起,散養在樹林內的公豬大部分都是被閹割過的,按理來說它們不可能在野外環境內生下小豬。
更讓眾人感到吃驚的是,這位豬媽媽帶領小豬仔與另一位帶仔的豬媽媽匯合,她們兩位豬媽媽已然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共同撫育著一大群小豬。
正當大家試圖近距離觀察黑豬時,意外突然發生了!
強光手電筒的燈光在黑暗的樹林中,吸引了大量的飛蟲,而黑豬在捕食這些飛蟲時,無意中撞到藏在樹縫里的馬蜂窩。
突然出現在眾人面前的馬蜂,將他們一行人給打的措手不及。
傅國文在回家的路上告訴家人,黑豬在樹林里散養,通過吃草和吃樹葉,就能省下30%的飼料,如果再算上酒糟的話,它的飼料成本僅有普通養豬場的一半。
每年光在飼料錢上,傅國文就能省下300~400萬元。
由于黑豬一年四季都在樹林里自由活動,豬肉的品質也會比家養豬肉質更加緊實、鮮嫩。
時間飛逝,轉眼間就到了傅國文第一批黑豬出欄的日子。
眼看著黑豬長得又肥又壯,傅國文原以為能把它們賣個好價錢。
結果到了屠宰場以后,那兒的老板根本都不收,并且給出的理由也很讓他感到哭笑不得。
屠宰場里的豬都是規模化生產,里面的白豬個頭大小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黑豬的品質雖然很好,但它們各個兒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四五百斤,最小的能有一百多斤。
再加上,白豬的毛刮完以后幾乎光潔無暇。而黑豬的毛囊已經深入皮膚里面,即便是刮掉也留下一個個黑點點,光是在賣相上,黑豬就不如白豬。
黑豬肉
直到這時,傅國文才恍然大悟!這幾年,他把精力都放在應該如何養好豬,卻從沒想過自己該怎么賣出去。
那豬場里的幾千頭豬應該何去何從呢?
傅國文心里清楚,銷售渠道不管對于他的酒廠還是黑豬來說,那都是不可或缺的命根子,可他卻忽略了這一點,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正當所有人都在懷疑傅國文是否會放棄黑豬時,他居然再次利用酒找到了黑豬的銷售渠道。
魏巖是哈爾濱某商貿公司的老板,他也是傅國文在哈爾濱市的一位白酒代理商。
魏巖
2014年的一天,傅國文登門拜訪了魏巖,但他這次卻不是來談白酒生意的。
二人先是友好地寒暄了一番,傅國文隨后對魏巖表明了來意。
“你這是整啥啊?不賣酒跑去賣豬肉啦?”魏巖看到滿滿一箱子豬肉,不由得打趣道。
原來,魏巖的公司除了賣酒以外,肉食、副食等產品的銷量也很不錯。
而傅國文帶來的豬肉熟食包裝,讓他眼前一亮。常年和肉食打交道的魏巖如何看不出,這肉的品質比尋常豬肉要好上許多。
傅國文帶來的豬肉紋理像大理石一般錯綜復雜,好似日本的和牛紋理一樣。
黑豬肉
反過來再瞧瞧尋常豬肉,肥瘦分明,摸上去軟趴趴的,這樣對比下來它確實沒有黑豬肉賣相、口感好。
沒等傅國文多介紹幾句呢,魏巖很快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允許傅國文將黑豬肉送到自己公司內代售。
傅國文酒廠的代理商是常年日積月累下來的資源,遍布全國各地。
從魏巖這兒合作成功后,傅國文一鼓作氣,與全國各地二三十家代理商建立了豬肉代銷關系。
除此之外,傅國文還利用黑豬肉開發出幾十種哈爾濱特色熟食,也通過代理商銷售。
黑豬肉被運輸到長三角地區進行售賣,雖然運輸成本會增加,但傅國文用酒糟來喂豬,會降低部分成本優勢。
再加上他所飼養的散養黑豬肉質緊實,自信滿滿的傅國文認為黑豬肉一定能夠暢銷!
2016年,傅國文的豬場共出欄10000頭黑豬,光是銷售額就已達到了3000萬。
傅國文告訴家里人,未來他要繼續利用釀酒和養豬之間的優勢互補,把這種養殖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地方,乃至全國各地。
后來,傅國文帶領村里人一起養豬,平均每戶人能達到年薪5~6萬元,因此也與更多人攜手共助鄉村振興。
傅國文之前只是個平平無奇的酒廠老板,可他在養黑豬以后的所作所為要是說出去,肯定會讓人哄堂大笑。
都說創業一定要把產品搞好,可經過傅國文這件事看下來,如果沒有好的銷售渠道,也有可能會因此失去賺錢的機會。
傅國文在養豬之前所做的功課都是片面的,他忽略了溫度和銷售渠道,不過萬幸的是,他依靠酒來養豬和賣豬。
不過,如果我們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一定不要盲目去選擇、參與創業,運氣不好的話可能會賠的血本無歸,叫苦連連。
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不過創業已不像以前那樣簡單,創業也需要與時俱進,就比如網上直播賣貨就是一個創業方式,未來應該也會利用其發展趨勢,占據更大的市場空間。
但是,我們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整個市場和消費者的創業目標,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虧錢。
還是那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如果對創業不太敏感的各位,一定不要盲目跟從網絡的步伐,切記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