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魏晉。
之所以要聊聊這個話題,因為魏晉是個很“神”的時代,也是個非常有趣的時代。很“神”,具體來說,三個方面:神秘、神奇,令人神往。之所謂“神秘”,是因為相比于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和歷史時期,魏晉時期很多人并不熟悉,這里沒有秦皇漢武,也不是唐宗宋祖,更不像明清歷史被翻來覆去地講述。甚至在歷史上一段名不正言不順的“三國”都持續火熱(所謂三國比較勉強,前段屬于東漢,后段屬于魏晉),還留下無數風流人物,看過許多大江東去。然而魏晉的那些人、那些事兒我們知道的太少,這就是所謂神秘;之所謂“神奇”,是因為魏晉時期的很多價值取向和倫理標準都不同于其它朝代,比如我們標題所涉及的“以貌取人”的審美標準,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特殊而奇葩,當然神奇;之所謂令人“神往”,因為提到魏晉,常用的形容詞語是三個,“魏晉風度”、“魏晉風骨”和“魏晉風流”,無論是風度、風骨還是風流,都代表獨特的氣質風貌,都令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令人“神往”。
魏晉是個看臉的時代。
先講一個故事。公元312年六月,在都城建鄴,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里,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大事。有一個如花似玉的美男子,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引來無數群眾圍觀,引來了男人們的羨慕嫉妒恨,引來了女人們的孤獨寂寞冷,引來了多重目光的輪番轟炸和炙烤,結果回家之后,他就掛了。對,你沒有看錯,這個美男子因為被圍觀的太過慘烈,結果回家之后一命嗚呼。這個故事的男主角叫衛玠,這個事兒貢獻了一個成語,叫做“看殺衛玠”。
衛玠是誰?西晉名士,博學多才。但是他最大的標簽和最沒天理的特征是長得帥!帥到什么地步?不太好說,因為最美好的事物、最濃烈的感情、最高深的境界,往往都不好用文字描述,因為這個時候詞匯是貧乏的,語言是蒼白的,表達是無力的。
我們無法直接描述,但是美貌通常是可以襯托的,所以我們用對比法。衛玠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濟也是個帥哥名人,他曾經這么形容自己的外甥:他說外甥站在自己旁邊,猶如“珠玉在側,覺我行穢”,所以他舅舅也貢獻了一個成語,叫“自慚形穢”。
話說回來,衛玠怎么就被看死了呢?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說明大家的目光實在熱烈,一般人難以抵擋,畢竟被圍、被聚焦、被點評絕對是一種壓力,所以上臺演講或者公開答辯一直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衛玠身體不太好,體弱多病,“先有羸疾”,本身經不起太大壓力,所以正好趕上這么一折騰,帥哥,就掛了。
“看殺衛玠”是個故事,故事一般都有意義有價值。這個故事最大的意義是給我們完美地呈現了魏晉時期審美的信息和細節:第一,魏晉時期是個看臉的時代,長得好看不好看,是天底下頭等大事;第二,魏晉的審美標準主要不是肌肉猛男,而是陰柔小生(衛玠的羸疾為他平添了幾許病態陰柔之美);第三,魏晉時期更重男色,喜歡美男子不是女人的專屬,消費男色是群體審美,是廟堂朝野、販夫走卒、男人女人都認同的價值取向。
一言以蔽之,魏晉是看臉的時代,男人長得帥就是生產力!
再講第二個故事。我們讀歷史章回小說,形容男人容貌才華常用一個貫口,叫做“貌似潘安,才超子建(或者才超宋玉)”,這里潘安和子建分別指的是西晉文學家潘岳和三國詩人曹植(宋玉是楚國大文人,古代美男子),那么既然長得要像潘安一樣,他到底美成什么樣呢?古書記載只有三個字“美姿儀”,這當然不過癮,我們還是用對比法和故事來證明。
有這么一天,潘安走在大街上,拿把彈弓在洛陽大街上行走,有婦女見到了,于是開始行動了,她們手牽手圍在一起,干啥?把潘安圈起來圍在中間,然后……你們懂的,開始審美活動。有另外一個文學家左思,東施效顰,聽說了這事兒,也拎了把彈弓上街了,然后,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他的待遇是“群嫗齊共亂唾之”,也就是被女人們圍起來吐口水,灰頭土臉傷痕累累地回來了,果然是“不做死,就不會死”(“左思”用輸入法打出來正好是“做死”),為什么兩人待遇冰火兩重天?只因為左思太難看,書上的形容詞是兩個字:“絕丑”。
這個故事沒完,因為潘安受到的待遇不止被圍觀,他駕車上街的時候但凡有老女人們見了他,一般都會忍不住母愛爆棚,就用水果投擲他(當然力道適中,不是猛砸),就這樣,當潘岳回家時,總是滿載而歸,這又貢獻了一個成語:“擲果盈車”。而另外有個兄弟下場就比較凄慘了,文學家張載長得比較丑陋,出門的時候,有小孩見到他,孩子們經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紛紛撿起石頭砸他,回來的時候,基本也能弄一車石頭瓦塊回來。當然,如果放到現在,還是張載掙得多,可以搞房地產,但在當時是比較難過的,可以說生不逢時。
所以,人總歸是要認命的,英雄也要看時勢的,如果放到今天這個多元的時代甚至“以丑為美”的時代,左思的相貌也能紅遍天下,而且他才思超絕,留下了《三都賦》等千古奇文,洛陽城內紛紛傳抄,還順便貢獻了一個成語:“洛陽紙貴”。
如果帥哥能夠激發大家閱讀歷史、了解傳統的興趣,別忘了乘勝追擊,繼續挖掘。在《世說新語》中,設有“容止”一篇,基本上講的就是帥哥們爭奇斗艷的故事,不妨找來讀讀。當然如果這篇閱讀量兇猛,我也可以再接再厲,再說魏晉;如果反響一般,那見好就收,換下一話題。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魏晉時期美男子有沒有標準?有,三個標準,一是要白,“面若敷粉”、“膚若凝脂”、“美姿儀,面至白”;二是要高,“玉樹臨風”、“玉山傾倒”、“高偉俊秀”;三是要亮,主要指眼神明亮,“面如凝脂,眼如點漆”、“雙眸閃閃”、“明眸善睞”。
現在,布置課后作業,請各位請拿出鏡子,自己給個鑒定意見,然后貢獻一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