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僅僅血糖控制達標就OK了嗎?還應該同時消滅糖尿病的四大幫兇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我國18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11.6%,患病率已經超過美國。中國的糖尿病患者高達1.1億人,患病總人數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糖尿病大國。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6年的世界衛生日刊文稱:“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是中國首要的健康威脅,每年導致的死亡人數占1030萬死亡總數的80%,占中國總疾病負擔的70%。糖尿病和糖尿病并發癥每年導致近100萬人死亡;令人擔憂的是,其中近40%的死亡為過早死亡。”
一項糖尿病國際研究顯示,52%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不僅僅是因為高血糖,更重要的是同時合并有高血壓、血脂紊亂、超重、抽煙等四大心血管危險因素,也可以說,是糖尿病的四大“幫兇”。
據統計,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單純血糖高者占28%,高血糖 高血壓者占30%,高血糖 高脂血癥者占12%,高血糖 高血壓 高脂血癥者占30%。與單純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壓和血脂紊亂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比例更高。
所以說,糖尿病人僅僅控制血糖達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將血壓、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同時控制達標,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死亡率。
一、高血壓:
研究證明,2型糖尿病患者收縮壓平均每下降6mmHg,就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下降18%,冠心病發生率下降14%,腦血管病發生率下降6%,腎病發生率下降21%。降壓可讓糖尿病患者顯著獲益。
糖尿病人控制血壓和控制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控制血壓更重要。
各國指南明確規定,糖尿病人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選普利類或者沙坦類降壓藥,同時和地平類(鈣拮抗劑)、利尿劑等降壓藥聯合使用。
二、高脂血癥: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而膽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預的首要目標。
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為:已經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應將至1.8mmol/L以下,合并有心血管風險因素者應降至2.6mmol/L以下。
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無論血脂水平如何,都應在調整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積極啟動他汀類降脂藥治療。
三、超重:
據統計,58%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超重(BMI≥24)或者肥胖(BMI≥28)。
研究發現,減少體重的5-10%,可以使血壓降低5-20mmHg,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5%,血脂也有改善。
節食加運動是糖尿病人減重的最佳方式,應努力將體重維持到正常范圍。
四、抽煙:
煙草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不再贅述。戒煙、戒煙、戒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總而言之,對待糖尿病,應樹立“糖尿病管理”的理念,應由“降糖為主”調整為“綜合管理”為主,全面干預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危險因素,降糖、降壓、調脂、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療措施并重,從而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