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0年過去了,上海超越孟買了嗎?

我們誤讀了世界,倒說世界欺騙我們

早在印度上任總理曼莫漢·辛格執政初期,就公開表示:“孟買在五年內將出現驚天動地的大變化,終會使人忘記上海只談孟買”。

往后幾年很多印度人甚至調侃“孟買再不努力,就要被上海趕上了”。

如今已經十多年過去了,有關上海與孟買之爭已經鮮有人提。截止2019年,孟買GDP總量約為2300億美元,上海為5500億美元,考慮到兩個城市人口數量差不多,人均GDP上海同樣無懸念勝出。

上海與孟買

這樣的對比并不是要單純的揚我國威,順便給聯合國吐槽大會提供點素材。只是自古鄰國多憂患,“鄰居”這個東西大部分時間不能選也不能換。

當我們的眼光開始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時候,余光掃過這個位于次大陸上的鄰居,很多時候都是瞥一眼,笑兩聲就過去了;然而,有時候“寫意”的印象還需要些“工筆”的細描。

上下4000年

有關“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起源于20世紀初左右,在當時的考古成果和語境下明沒有太大問題,也并不是梁啟超個人的妄斷;但如今再看的話,似乎應該加上美洲的兩個原生文明(奧爾梅克和小北文明)。但不論怎樣,起初的四大原生文明依然被認可。

如其他幾大文明一樣(中國除外),今天的印度跟所謂的「古印度」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連遺址都是在當前巴基斯坦境內(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度文明突然消亡,導致有關的文字、文化、宗教全部一無所知,甚至連衰落的原因都很難考證。

巴基斯坦哈拉帕的古印度遺址

雖然印度這片土地的文明歷史相對悠久,但遺憾的是有明顯的斷代,目前印度的歷史要從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的入侵開始。

此處的雅利安人跟希特勒所宣揚的「日耳曼雅利安人」并非同一概念,后者只是希特勒的曲解,是宣揚種族主義的一個幌子;諷刺的是,被納粹們所不屑的斯拉夫人跟雅利安人的關系更近些。

雅利安人遷徙圖

雅利安人是現代印度和伊朗人共同的祖先,他們公元前1500年進入印度河流域后,不光帶來了全新的語言和文化,為了區分自己和原住民,還實行了流傳了幾千年如今依然并未消亡的「種姓制度」

由于印度各地的宗教語言過于豐富和復雜,歷史上并非是一個習慣統一的國家,除了幾次短暫的統一,如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大部分的時間被突厥人和阿拉伯人侵占。后經過英國的殖民和二戰后的獨立運動,這個位于南亞次大陸上最大的國家終于成行。但在統一的背后,留下的不僅僅是印巴分治的問題,更是這幾千年歷史都無法解決的“文化問題”,在西方和東方,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的撕扯。

擁擠的國會,1000個政黨

在實行現代聯邦共和的政體中,印度似乎是最特別的那個,不僅有全球最多的9億直接選民(截止2019年印度大選),更是有多達上千個的大小黨派,如此“零碎”的民主,讓人驚嘆如果我們是謂“民主集中制”,那印度大概可稱作“民主微分制”。

在眾多的政黨中,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和人民黨是最大的兩個政黨,其中人民黨更是有黨員1億8千萬(截止2019年),號稱世界第一大黨。

自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國大黨長期執政,從尼赫魯到各種“甘地”,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家族傳承也被調侃為“家族黨”,不過長期的執政并沒有帶來所承諾的發展,更多的是無所不在的裙帶關系和過于普遍貪腐問題。

尼赫魯和甘地,國大黨的兩代領袖

如果“國大黨”代表著平均和計劃,那人民黨的關鍵字就是民族和宗教,印度教的人口占到印度國內的80%以上,但根據印度憲法,印度是一個“世俗的民主國家”,所有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因宗教、種族、世襲種姓、性別、出生地而受歧視”,但實際情況是,宗教沖突,種姓隔離,才是構成印度社會的主旋律。

在表面“政教分離”的教條下,宗教成為了政治角力的工具和抓手。英國人能留下制度與憲法,卻帶不走傳承與脈絡。

2019年莫迪在人民黨總部慶祝連任成功

780種語言

印度的語言極其龐雜,印地語和英語是國家的通用語言,還有20多種國家官方語言,除此之外還有各個邦的官方語,再加上部落中的小語言,總共有多達近800種語言,這也印證了印度歷史上多分裂少統一的現實。

「印地語」作為跟「梵語」一脈相承的擁有最多群眾基礎的語言,在印度建國初期,甘地等國大黨領袖們打算將其冠名為“國語”,但這一計劃被很多母語非印地語的地區所反對,他們擔心印地語的官方正統地位會侵蝕少數族群的合法權益。在妥協之下才使用了「官方用語」這一相對溫和的表述。

印度精英階層代表—谷歌CEO桑德爾·皮查伊訪問母校印度理工學院

雖然印度同時并重英語跟印地語,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也同時在割裂著這個國家。我們都知道印度人重視英語教育,在精英中產階層說英文是必備的技能,但不均衡的教育使得大部分低階層的印度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教育,也導致英語帶來的身份認同越發嚴重,階層流動也愈發困難。

“29”個邦

在印度的官方表述中宣稱自己是29個邦,但其中“阿魯那恰爾邦”是所謂的“爭議領土”,當然我方認為是沒有爭議的,印度的邊境要求完全是不合理的。阿克賽欽藏南這兩塊較大的“爭議領土”,前者我國實際控制,印度聲訴主權(來源于莫名其妙的“約翰線”),后者印度實際控制,我國聲訴主權(來源于麥克馬洪線)。此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感興趣可深入研究,但不管如何,我國的主權要求是沒有疑問的。

除卻以上,在印度的28個邦中,根據地方和文化可以劃分為幾個大區,如位于首都新德里附近的中央邦和北方邦,人口多面積廣,最具有印度教和印度斯坦人的代表性。而比哈爾邦則是佛教的圣地,雖然印度境內的佛教人口已然不到1%,但這也阻止不了世界各地佛教徒前往菩提迦耶的步伐。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則是最富有的邦,一個邦的GDP可占到整個印度的15%。

印度各邦消費能力對比

六大宗教

印度一直以來有“宗教博物館”的稱號,“世界三大宗”教無一缺席,印度地方宗教也是不一而足。

印度教作為印度最主要的宗教,覆蓋了80%以上的印度人口。經過最早的吠陀教,后來的婆羅門教,再到如今宗教學意義上的印度教,它既沒有大規模外傳也沒有被伊斯蘭教或基督教同化,面對佛教的挑戰也依然頑強。其完整見證了印度一路走來的歷史也是印度人主流的文化認同載體,對印度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印度教三大主神創造神梵天、破壞神濕婆、保護神毗濕奴

相比于印度教,同樣土生土長的佛教就沒有那么“風光”了。據統計印度如今只有1%左右的人信仰佛教,有關佛教和衰落,有諸多歷史原因。

佛教誕生于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沙門思潮」,這一思潮是當時社會對主流婆羅門教的反思,所以佛教大部分情況下跟印度教是相對立的。季羨林就曾指出,佛教的誕生的本質是反吠陀宗教與婆羅門教,是剎帝利和新知識階級對祭司階級婆羅門的反抗,認知矛盾的內核是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

佛教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印度教的地位,在阿育王時期,佛教信眾能夠達到20%左右,但由于印度教過于強大兩者又難以并存,導致佛教在印度的生存空間愈發的減小。

菩提伽耶大覺寺中的菩提樹,此樹并非佛陀覺悟的那顆,而是阿育王派人送到斯里蘭卡的種子長出來,又移回來的

相比于佛教的“佛系”,伊斯蘭教明顯更懂“奮斗”。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帝國統治時期(632年-1258年)走向鼎盛,橫跨亞非歐,縱橫600年。如今22個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中大部分都是這一時期打下的基礎。而印度北部也曾被阿拉伯人統治,但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原因,始終無法完成南北統一,直到二戰后的獨立運動,「印巴分治」剝離了大部分穆斯林,但目前印度人口中依然有15%左右的穆斯林。

除了上面三個宗教,印度還有耆那教、錫克教和基督教。其中耆那教同樣是「沙門思潮」中興起的,而錫克教則因為標志的“頭巾帽”而聞名。

四大種姓

有關印度的種姓制度確實是當下文明社會一奇觀,在現代文明體制下,倔強的原生本體,蘊藏著頑固又強大的能量。

回到3500年前,位于南亞次大陸的雅利安人作為征服者,面對跟自己從膚色到語言完全不同的原住民,稱他們為“達薩”,詞意本身是奴隸的意思,到這一步,雅利安人只是跟眾多文明征服者一樣喜歡搞階級而已。

真正讓雅利安人變得“特殊”的,是其把人種、氏族跟社會分工和職業扯在了一起,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種姓。其中婆羅門在最上層,主管宗教祭祀和對經典的解釋權;剎帝利授權于婆羅門,實際控制國家,包括君王、軍人、地主等;吠舍是生產者,包括農民、牧人、商人等;而首陀羅是奴隸勞務者;此外還有最底層的被稱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

Marx說過“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種制度一出來,一個人所有的社會關系都融合在了所謂的「種姓」中,帶來了超強的穩定性和秩序感,而這背后是完完全全的個體壓迫和群體壓迫。

類似的種姓制度或者社會結構,印度并不是獨一份,但卻最有生命力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宗教寡頭們壟斷了社會具體規則的制定和解釋,相當于同時保有立法權和司法權,再加上強大的教義把控意識形態,無論從內部還是外部,都難以破壞。

然而歷史的車輪從不停歇,種姓制度已經完全不適用于當下的生產關系,印度的法律也明文廢除了種姓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只是廢除了「制度」,即傳統的那一套社會生產制度,而不是廢除「種姓」本身,現實中雖然不論什么種姓都可以做任何工作,但長久以來的心理隔離,并非是一紙文件就可以輕易抹平的,文明,才剛剛開始。

一條大河

印巴分治后,印度河大部分都在巴基斯坦境內,而且發端于印度河的古印度文明之于今天的印度多數時候也只是個傳說,所以真正能夠解釋和表達「印度」的,一直都是恒河。

恒河多半在印度境內,但出海口在孟加拉灣

恒河的重要是全方位的,不僅孕育了肥沃而古老的恒河平原,還成全了印度教和佛教的神圣屬性。

佛教圣地菩提伽耶(釋迦摩尼悟道之處)、王舍城(釋迦摩尼涅槃處)都比鄰恒河,印度教更是把它當做神河,大壺節的壯觀場面想必大家有所耳聞,瓦拉納西一邊火化一邊沐浴的場景也是讓很多人驚嘆。

同時同地的火化和晨浴,可謂是“大型輪回現場”

然而如此“神圣”的恒河在很多人眼里卻代表著混亂和污濁,理由也正是因為其“承載”了太多,不僅承載了古老的圣浴和轉世儀式,還承載了現代文明的工業和生活垃圾,這也導致其成為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即使政府不吝預算的治理,最終效果也都一言難盡。

然而諷刺的是,飽受詬病恒河水因為疫情期間的封鎖導致水質有很大改善,部分河段甚至達到了直接飲用的標準,雖然讓人驚喜,但也希望教徒們不會認為喝恒河水是能預防“新冠”的。

有關印度的嬉笑和嘲諷多少年來已經說的很多,但印度的問題印度人當然是感知最強烈的,就像印度小說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說《白老虎》中所說的,印度就像一座動物園,「把解放的鑰匙放在他手里,他會咒罵著把鑰匙還給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印度游記——序
同樣起源印度,佛教傳播范圍這么廣,印度教為什么卻不行?
印度教種姓制度:3000年的枷鎖與磐石
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傻傻分不清不?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為何現在印度非但不信佛教?反而信仰印度教?
什么是“吠陀文化”?看印度歷史一個燦爛時代的誕生和失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宜城市| 铜陵市| 平昌县| 阳信县| 辉南县| 潢川县| 石嘴山市| 三江| 赤峰市| 武宁县| 桐柏县| 灌阳县| 色达县| 大方县| 胶州市| 浮梁县| 瑞昌市| 怀来县| 马边| 和田县| 南岸区| 德保县| 上林县| 光山县| 宁武县| 岫岩| 武定县| 阳朔县| 金溪县| 调兵山市| 若尔盖县| 苍梧县| 五寨县| 宜州市| 长乐市| 繁峙县| 沅陵县| 绥化市| 中宁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