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作者 | 布賴恩·克雷默(Bryan Kramer),知名的演講人、咨詢師、教練、暢銷書作者。
讀書筆記達人:筆記俠 AVIN 深度好文:2866字 | 4分鐘閱讀
導讀:企業品牌和個人品牌從業者,必讀!
全網首發·讀書摘錄筆記
【 第一部分:為什么我會談分享思維 】
NO.1:人類進化的新階段
1)分享作為一種基本的人類行為,與人類的存在息息相關。無論是分享故事、思考、見解、哲學、科技還是秘密,我們都在建立一種聯系,并作為一個團體而共同進步。
2)如果不去理解分享行為,也不去分析那些能使他人產生共鳴的行為,想法就會消失,變化也會停滯。
3)我堅信,我們對分享的需求是源自人類不僅要存活,而且想要繁榮發展的本性。
4)人類最大的需求是溝通:我不是在講“衣食住行”之類的基本需求,而是一種融入群體的需求,一種對歸屬感的需求。我們需要為比自己更崇高的東西奉獻,并因此得到他人的肯定。沒有這種需求,社會就不存在,因為人與人之間必然需要互相溝通。
5)只有一個理由才是分享行為的核心:自我認知。在市場經濟中,這種行為就是建立品牌。
誠然,創造和分享信息十分重要,但創造和分享個人品牌才能改變人們對自己的認知。
6)要讓客戶信任你品牌,你需要:
努力使每一種交互體驗更人性化;
了解客戶感興趣的東西;
了解你的品牌代表著什么;
努力創造可供分享的內容。
NO.2:下一個風口——分享經濟
1)我們何時才能到達人類經濟的黃金期?這也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付出。人類經濟的發展會因為“生意照舊”的想法而停滯不前,直到消費者(一致地)迫使品牌開墾它們現有領域之外的土地。
2)抓住人們感覺良好的一瞬間是非常關鍵的,這一點企業要非常了解,對人們來說,經歷的分享舉足輕重,但很多企業還沒有把社交分享的行為加入即時體驗之中。
NO.3:全新的商業生態——場景
法則一:考慮周全:你需要預見分享的內容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結果又是否符合你的目標?
法則二:目標明確:你分享的信息必須始終傳達你清晰的方向感,同時也不要脫離核心目標。
法則三:放慢腳步:你要開始理解你的用戶,這樣你就能傳遞出讓人產生共鳴的信息。
法則四:不要閉門造車:要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你分享的東西。
NO.4:商業新趨勢——人性化
1)人們向我提出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在社交平臺上該說什么?而我總是說:這樣想,如果你站在一個人面前你會說什么?
2)丹尼爾·戈曼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情商由5部分組成: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自我激勵、同理心、社交技巧,最頂尖的領導者能夠憑借優秀的情商優化自身及其追隨者的行為表現。
自我意識:能夠認識和理解自己的心情、情緒和需求,以及他們對其他人的影響;
自我控制:能夠控制和轉移具有破壞性影響的沖動和不良情緒,習慣于三思而后行,不莽撞;
自我激勵:將名利置之度外,對工作抱有熱忱,能夠持之以恒地努力完成既定目標;
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情感,做到察言觀色,為人處世能夠照顧到他人的情緒;
社交技巧: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人際關系和結交新朋友,善于挖掘共同話題和與他人建立友好關系。
3)如何讓領導人變得更人性化的三點建議:
利用情感因素來領導團隊
保持謙遜
扶持他人
4)幽默是一種能增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核心技巧,因此,對于需要大費口舌說服和鼓動消費者的營銷人員來說,幽默是他們的必備素養。
【 第二部分:分享的學問 】
NO.5:分享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1)當你看到某一群人開始使用(分享)這種特殊語言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傳遞:“我是這個集體的人,所以我使用這種語言。”
NO.6:把握分享的最佳時機
1)塔克·卡爾森說:除非你對于某些事情知道得比我多,否則我對你說的話沒什么興趣,我已經掌握了太多的信息。
2)品牌制定分享計劃:
多加練習如何安排分享時間。
3)創造“柯達瞬間”(代表“精彩瞬間”)并不僅僅意味著引人注目,然后投其所好地編寫一些感人的句子發表出來,而是一直以一個傾聽者的姿態尋求與人聯結,建立關系并且傳遞價值的機會。
NO.7:重新定義“影響者”
1)影響力的背后是信任,影響力就是建立信任和可信度。
2)三類影響者:
健談者:經常提及他人,致力于互動與參與;
擴散者:時常分享鏈接或者轉發內容,重點關注實事話題;
品牌維護者:絕大多數會分享多媒體內容,緊隨各大品牌。
3)使用科技來深入分析社交對話,使得我們能夠把關注點放在分享時的語境(或者導致的結果),而不是分享的內容和數量及范圍上,從而影響力營銷更加契合我們的目標。
NO.8:社交平臺
1)5條網絡社交雞尾酒會準則:
不要介紹完自己就走開;
讓酒杯里的冰慢慢融化,享受認識新朋友的過程;
了解誰會參加那個派對;
做一個派對列表;
做第一個打電話的人。
2)怎樣才能使你進一步參與到你所分享的內容中去:
先把你的主頁整理得當;
開始互動;
定期分享相關的信息。
3)最高分享度的三個因素是:
讓你笑;
讓人哭;
以及讓人情不自禁發出感嘆。
NO.9:建立分享經歷
1)你的品牌需要先做出什么來承諾,以此獲得持續存在的價值(你的品牌有什么意義,代表了什么,你如何在網站上描述它,你將如何將它賣掉),人們才會有一些能夠分享的相關經歷。
2)分享者的標簽分類:
利他主要者:樂于助人,值得依賴,有思想并與人保持聯系;
職業主義者:有價值,有頭腦,建立他們的人際關系網;
標新立異者:前衛,有創造力,建立起個人身份,年輕且時髦;
自娛自樂者:反應積極,渴望他人認可,具有分享動力;
精挑細選者:機智,精明,有思想,信息渠道廣。
NO.10:讓幫助替代推銷
1)第一步:弄清分享什么內容能助于人們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二步:思考如何向他人提供這些內容來促進他們的事業。
2)成功的社會推銷必備的五大基石:
1.樹立個人品牌;
2.恪守ABC原則(achievable可行的,believable可信的,controllable可控的);
3.分享內容,換取利潤;
4.在社會中傾聽影響者們的聲音;
5.衡量什么是重要的。
NO.11:什么值得分享
1)喬納將內容傳播歸類為6個主要驅動力:
1.social currency(社交貨幣);
2.Triggers(誘因);
3.Emotion(情緒);
4.Public(公共性);
5.Plactical Value(實用價值);
6.Stories(故事))。
2)很多情緒也會影響我們分享的緣由和內容:恐懼、憤怒、悲傷、厭惡、愉悅、驚訝。
3)分享的內容多樣化,即1/3原則:
1/3的新聞;
1/3的想法;
1/3自己策劃的內容。
4)誘發變革的市場營銷的五大特色:
1.我們生活在一個內容&媒體過剩的世界;
2.顧客注意力赤字;
3.顧客的人生旅程變化多端;
4.群眾視野狹窄;
5.每個人都有影響力。
5)內容是火柴,社交網絡是火。
6)視頻得以廣泛傳播的4個秘訣:
1.將“人性”落實到生活中的小細節中去;
2.有一個縝密的計劃;
3.邀請人們來你的派對;
4.不斷完善,不逾矩;
NO.12:用分享提升品牌的價值
1)每當面對一個新集體,比如入駐新城市時,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先去深入了解這些集體,思考自己能夠為他們帶來什么?
NO.13:分享的未來
1)當我們在談論一個品牌的時候,不僅僅是在談論這個品牌本身,更是在談論那些為這一品牌的創立付出過努力的人們,和他們想要傳達的理念。所以,該說也應當注重員工個人品牌的發展。
2)公司作為一個集體,需要在兩個品牌上同時投資:即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因為兩者會互惠互利,需要相互磨合和平衡才能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3)未來不僅僅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你這么簡單,而是所有人把自己內心深處的科學和哲學思想都聯系在一起,共同分享,一傳十、十傳百,最終改變這個世界。
《分享時代:如何締造影響力》
布賴恩·克雷默
作者克雷默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生動有趣的分享案例,在這些案例中,他剖析了人類分享的本質,同時為讀者介紹了分享的場景以及分享經濟在未來發揮的力量。
個人和企業應該如何通過分享吸引更多眼球從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怎樣把握最佳的分享時機“吸粉”?不同的社交平臺都有什么特點,應該如何去分享才有效?個人和企業的影響力如何通過分享來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