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評審們在看一套參賽案例的時候,他們在看什么?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相信不少「營造家獎」的參賽設計師們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卻不得要領,但是在2019「營造家獎」頒獎典禮上,評審龔書章老師帶來的《2019營造家獎年度案例精講》主題分享卻令不少現場的設計師茅塞頓開:原來評審會從這樣的角度看案例!龔書章老師曾擔任德國Red Dot、iF、日本 Good Design、臺灣金點設計獎、ADA 新銳建筑師、TID 臺灣室內設計大獎等國內外多項設計大獎評審,每年看過的參賽案例不計其數,今年首次擔任「營造家獎」評審的他親自挑選出7套作品,在頒獎典禮現場進行分享。龔老師專業的評審視角,細致到位的詳細解讀,令到場的設計師獲益匪淺。很多沒能到場的設計師都表示非常遺憾,所以今天,就跟營造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龔書章老師的精彩講解,看看專業評審都是以什么樣的視角在看案例!「這個作品讓我印象深刻,起初我覺得這里不像一個家,房間里的擺設和家具上都非常少,我無法理解這是怎么還當作一個家來生活。特別是看到原始平面后發現,其實整體改動也不是很多。但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年輕導演的家,整個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其實經歷了設計師和業主之間非常長的討論,業主本身也在導演著自己的生活風格。我才忽然理解,原來這個不像家的家其實非常符合導演本身的生活。」「進門處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走道,這其實營造了兩層空間。第一層空間很簡單,只有一個掛在墻上的布,穿過來之后進到第二層,可以看到,這里看起來不太像家,只有幾個木臺的茶幾,可是在這三道墻面用的材質和質感是非常樸素的,家具的選擇也跟業主禪修的生活很貼近。在入口處還做了一道墻,剛進來的時候這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尾巴,再過來通透以后,讓這兩面墻產生了很小的改變,讓私密的生活跟公共的生活有所區隔。」
「看到這個照片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人住在這邊是非常孤獨的人,可是我又看到他有非常豐富的人生。必須要有非常豐富的人生才能享受一個人的生活,這樣的住宅跟別人的非常不同。」
「弧墻打破了走廊的兩個房間,凸出了一條縫,讓弧墻藏了一個暗門,公共空間跟私密空間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區隔。也可以看到佛像、茶幾、墻,配合起來是簡單的空間關系。」「可以看到設計師在陽臺這邊做了一個很簡單的框,把書都放在側面,讓這個框框變成一個面對外面的非常簡單的空間,同時跟這個客廳正好搭在一起。」「這個作品很有工藝品的味道,在細節的處理上做的不多不少,一個動作就剛好結束,比如天花板這邊利用一點點弧形表達空間概念。 之所以說它像一個手工藝品,是因為設計師使用的燈具、天花板材料,包括墻上用的木頭都非常簡單,而且都有工藝的趨向,可以看出是一個很有經驗很成熟的設計師做出來一個很收斂的作品。」「而客廳的另一側則用了通透的概念,放了一張餐桌,也可以用做書桌,讓兩邊通透的戶外環境產生一個完全不同的風景。」「從平面來看,左上角跟右下角各放了兩間很奇怪的房間。左上角的房間只有衣架什么都沒有,右下角的房間只有一個小小的,靠近窗戶的臺面,其他的也什么都沒有。我們很多的設計師在做住宅的時候都有一個概念,每個房間一定要做上一些屬于生活理念的事情,但設計有的時候是無用之用,常常看起來沒有用的事情,反而是讓這個人的生活有自己的落足點,遇到這種案子的時候,業主就特別重要,他必須知道自己要怎么過日子。」「這個作品對我來講比較特別,想重點說說這個作品的平面。原來的作品平面是很標準的平面,一進來有一個客廳餐廳加上走道,加上后面的幾個房間。這個作品在平面上已經表達了設計師跟業主想要怎么樣去創造他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廚房到客廳到陽臺到植栽是合成一體的,我非常重視這樣的平面,像這樣的平面在一般的住宅里比較少看到,非常有他自己的個性。」
「設計師簡單利落把這個區域打開之后,將這邊劃為生活區,利用一道墻面對小小的階梯,形成了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之間的關系。這個階梯很有獨特性,可以完全收平變成榻榻米的狀態。內部的一個一整塊上翻窗和陽臺的綠植形成框景,為空間注入了自然的氣息。」「可開可合的陽臺,讓空間概念變得更有層次,當它打開之后晚上的風景是很美的,雖然空間不大,但是創造了很有意思的跟戶外在一起的空間。」「設計師在陽臺外部左手邊設計了一個柜子,做了個小小的酒柜,我們看的時候覺得這個酒柜很有情趣,但酒柜的防曬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到后面可以看到這個臥房用了幾道很獨立的墻體隔出空間,從剛剛進來的更衣室到主臥房有一個簡單的正面墻,兩側移門打開的時候,讓原本算是兩個封閉的房間變成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把更衣室、臥室,浴室三個空間連通在一起,層次做得非常簡單也非常清晰。」「然后就是浴室,這里用了非常輕的黑鐵件當浴缸的架子跟墻上的掛件,讓這個浴室很沉重的空間突然變的很輕巧,而且具有某種工藝的美感,可以看到這里的構件很一致性,包括水臺、浴缸、墻上的掛件,一直到水龍頭都是在一個系列里面。雖然這個空間里用的材料不是非常的復雜,也不是非常豪華,可是卻創造了新的生活觀念。當我在看這個作品的時候,我覺得這個設計師不僅在空間營造上,在所有的細節跟物件上都有自己不太一樣的看法,對我而言,住宅能變的東西不多,因為大家的身體機能都差不多,因此能創造出一個很好的平面和空間是很不簡單的。」「這個作品的平面關系對我來講是很有創意,而且很不簡單的作品。原來的格局很傳統,三個房間,一個洗手間加上最普通的餐廳、客廳到陽臺的概念。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他打開了中間的那兩個房間,塞進了一個盒子,這個盒子讓空間變成了環繞形的,這一大片空間所有的通透都是可開可合的,它關起來的時候是一個具有更衣室、浴室跟臥房的空間,打開的時候整個空間非常有意思。」「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另外一點是,設計師在這個盒子的這一邊放進了不同角度的功能和不同角度的視野,這個視野除了浴室以外,還有茶水臺面對書房,而且書房的這個角落也很特別,這個門可以關起來,可以變成很通透的空間。」
「這個空間有意思的是把原來傳統的格局空間極大化,讓所有的通道跟隔間都變成了完整的空間,這要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業主才有辦法做到這樣的空間,本來的三間是最傳統的空間概念,這里面借由盒子創造了幾個空間,一個是面對于廚房跟客廳的,另外一個是面對直接臥室。」「這里有一個洗手臺,里面塞了一個浴室,這個玻璃磚從客廳、書房、角落都看得到,這個浴室稍微比較尷尬一點,因為塞在中間,其實是在一個暗房,所以才會有上面的玻璃磚,這個創意很好。我覺得設計師可以把很多的東西化整為零,變成一個非常好的住宅概念。他有無限的潛力未來可以繼續發展。」「這個窗戶和這個拉門是創造了客房兼書房的概念,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看起來設計師應該未來在慢慢的成熟,這個空間讓我感覺很有層次感,很有洞見性。這個平面在一般的住宅設計比較少見,它比較能夠看到空間的彈性,還有空間不同生活的方式。這個生活方式也創造了幾個很不一樣的空間關系,其實每個空間都有自己非常完整的功能,雖然在設計上沒有像其他的設計這么精細去營造所有的家具跟空間的關系,可是我覺得它取勝點對我而言就是那個平面所創造出來的空間生活。
要我再做小小的建議,就是白墻跟木門配比關系可以再精進一點,這個木門拉起來跟盒子的關系有時稍微重疊在一起,應該有一些更有創意的概念,我覺得設計師對于整個設計的概念已經很到位,我也非常喜歡這個作品。」
「可以看出,這個作品做起來的時候設計師花了很多的力氣創造了幾件事情,第一個是幾乎想要把暗房重整,讓兩邊臥室都可以用,第二個是幾道不顯露在外面的墻分屬在不同空間的不同功能。」「這個作品上次做答辯的時候聽到男業主很喜歡做菜,對于廚房非常的重視,我們在經由問答的過程中了解了業主本身的空間概念,廚房跟餐廳可能勝過原來進來的幾居室或者客廳的關系,設計師非常有巧思的是經過一道玄關先進的是餐廳,然后再進到廚房,反而把起居室繞在后面,所有光線的采光留給餐廳。」「這個概念有點違背以前我們常常想的客廳應該面對外面,當我們知道這個主人餐廳和廚房是他最重視的時候,我們可以了解這樣的概念。更何況在營造這個餐廳的時候放的家具、所有的配件不太像餐廳,更像一個溫暖的生活空間,我們就能明白這個小家庭之間到底怎么樣生活。」「另外一件他們做的很有趣的是,把原來很長的主臥配的陽臺變大,這部分空間可以和次臥共享,等于是多了一個戶外的房間,這是一個很好的巧思。一般我們住宅里也比較少用這樣的方式處理空間,雖然看起來臥室變小,可是能看到所有的生活機能借由旁邊這個L形的邊柜收的很好,把生活空間留給外面的綠意,而不是留給床,這是非常棒的巧思。」「同時,這個住宅非常的有人味,他用的家具雖然不是很高大上的,可是這個家具所有的配飾具有材料的工藝感,不會很做作,燈具、桌子所有的物件都看得到這個人生活在里面。所有小小的擺件都有一種屬于生活的品味。我在看很多的住宅作品,我一直是看平面,看業主的生活到底能不能被真實的表現出來,這幾個都是我很喜歡的作品,他的植栽,包括生活的器具雖然看起來有一些不搭調,可是業主有時候就是在自己的生活區域里,能夠用這樣一個比較簡單的柜子把這些不同文化的東西收納在一起。能夠把復雜豐富的生活放到完整有品味的家里,是非常難的一點。我選出來都是一些比較微小的角落,這些角落都很有空間性。
我很喜歡這個空間,我覺得這個空間有一種人味,人味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套房子原來就是很簡單的兩個小房間,設計師在畫這張圖的時候,其實他非常清楚他的限制,非常清楚回字形所有的邊框所做的各種不同的收納,而且收納完以后可以整合為一,隱藏掉所有復雜的事情。」「設計師幾乎把中間部分讓出來變成一個空間,旁邊的臺子到床跟書桌,一直到后面的收納柜跟書房的柜子,幾乎每一個柜子都有它很清楚的功能,浴室功能、睡覺功能、讀書功能、廚房生活器具功能等。當全部收起來之后只留下一個中島跟客廳,小住宅對我來講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這么緊密的空間里創造一個空間的獨特性。」「還可以看到這幾個小小的創意,這里用了兩個臺階跟浴缸放到一起,這兩邊生活的氣味是不一樣的。另外一點是在浴缸遙遙相對的轉角縫的一張床,另一邊放了簡單的小書桌,書桌也是用輕的方式表達,要讓它打破原來的感覺。」「這個廚臺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厚重的中島在中間,這個廚臺用了非常薄的鐵片,讓它退了一層還有收納柜,這里就跟后面的儲藏墻變成了兩個層次的關系,這么小的空間做的這么輕,這么的不擁擠,東西雖然都塞進去了,可是看起來不那么多,我覺得這是每天在做設計的人關注的,這是需要一點能力,需要一點概念。」「他爭取到了兩面L形全部都是開窗的,這個小住宅最棒的應該是原來的限制里面有一個L形全部都是開窗的,這個房間做完以后,不管是睡覺的地方還是看書的地方還是客廳都是L形,幾乎善用了所有的開口處。」「最后一段回到書桌的時候用了幾道黑色,把所有的儲藏柜用推拉門拉在一起,也具有一種空間的層次性。剛剛我們看到的是全白的空間關系,到最后的底端有一個黑的概念。我自己在看這個作品的時候,我看的很細,我在看他在不在乎線條,在不在乎尺寸,在不在乎收納的關系,一個個去解釋作品,我覺得幾乎該照顧的都照顧到了,給了一個很特殊的空間使用者非常獨特的空間概念。」「蟲點子的住宅非常有意思,三個空間層層退縮,最后到一個小角落的書房,這在平面上處理的非常好,它的儲藏空間也很多,我在想他一定會做一個掙扎,到底把臥房放在前面,還是浴室放在后面,設計師的家是最不容易做的,因為他要表達自己的設計感,又要維持自己的生活。」「設計師在做的時候,把浴室往前拉,把臥房往后拉,他面臨一個問題,必須要在這個層次上做一個可開可合的空間,當他拉開的時候,必須要一次通透看到戶外,要借由客廳到浴室,到廚房看到戶外。四道拉門第一道做成實的,因為拉起來可以遮住浴室,可以直接從床看到客廳,看到外面,反而浴室的這一道是擋住原來的浴室空間。」「我覺得他非常精細的在一定尺寸里把所有的空間都塞進去,只要看到浴室的尺寸比原來的窄非常多,然后又有一個旋轉的主臺,當臥房跟客廳的電視臺關系,這里面有非常多很精細、很有創意的巧思,可以看到白色的就是層層退縮的更衣關系。」「他用的櫥柜,用的吊索,可以從臥房看到客廳,看到戶外視覺上的通透性概念,可以看到非常在意用這些小小的細節跟吊索讓空間可以更輕、更通透。」「剩下用的都是非常簡單的表達空間的層次關系,他非常注重做很多小的細節、小的物件讓空間不要做那么重。這個空間里化整為零,而且留下了最長的陽臺風景,還是很難得的事情。年輕一代的設計師空間已經做的非常簡單而輕巧,很多的設備,很多的空間都做的很到位。如果在材料跟配置上可以做的更簡單一點,這個作品對我來講會更突出。」「這次我又特別選了蟲點子另外一套我很喜歡的作品,看到這張平面的時候,我覺得設計師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面對的挑戰是什么。」「最有意思的是在橘色和黃色的這個部位它用游戲場的名字創造這個空間,甚至加了一個小閣樓,讓這條走廊黃色的部分有一個滑梯,樓梯上去上到小隔間,再次滑梯溜回來,看起來好像有點無厘頭,有點像幼兒園的概念,可是在空間整體之下,我覺得這個空間應該有自己獨特性,也不會太突兀。當下面白色這條餐廳、廚房和走道都很清楚的表現出來,這張圖基本上是設計里面非常清晰的概念圖,如何在窗邊創造這條走道,如何讓小孩子直接有一個小小的角落出來以后跟這個客廳合在一起都很清晰。最重要的是這個橘色部分用軌道做了推拉柜,讓這里跟上面的閣樓有伸縮的關系,這也是這個小住宅的配置里很精彩的部分,可以看到這是空間的大走道,這是小孩還有臨床的小走道,所有的房間開始全部聯在了一起,也讓小孩子和爸媽之間的動線是可開可合的概念。」「像這樣的空間關系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可移動的是中間這道屬于客廳和書房的墻。另外一個書房的墻是在階梯的下方。用的材料很有意思,盒子的外緣都是白色的,內緣換成了木頭顏色,都是包在里面的這一層,創造出了空間層次。讓小孩子和爸媽之間多了一個可開可合的,可以是靜態的可以是動態的空間。」「我今天選的這七個作品,都是在平面上、空間上、多樣性和獨特性上值得拿出來被討論的。最近很多的住宅設計越來越成熟,大家都做的非常好,不管是在臺灣、日本、大陸所有看到的作品,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家雖然一直都在進步,可是同質性非常高,幾乎大家做住宅平面的時候,也許是業主的關系,那么多的設計師處理出來的都是同一種生活。住宅的生活應該更能夠表達人跟未來或者跟現在包括家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我認為如果要評一個好的作品,不能只是看照片,特別要看平面。一般在住宅里面如果沒有看到平面,我是無法理解住宅到底好不好,我非常希望能夠用平面來解讀整個住宅生活之間的關系。在這么多的作品里面,這些案子其實有它的獨特性。我常常覺得其實住宅或者其他的空間作品,我們都知道設計師的挑戰,我們設計師一上來就說碰到了什么樣的問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設計師,每個人都知道問題的所在。最重要的重點是你用什么方式去解決業主的問題,或者你怎么啟發讓業主,怎么用設計將業主生活最特殊的部分表達出來,而不只是表現設計師自己的設計而已。通過設計看到業主,一眼就可以知道原來這個設計是這樣的,這個主人是這樣過生活的,這是住宅設計里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感到興奮的是,我在「營造家獎」上看到的作品幾乎有別于很多住宅作品,都在很真實的表現生活的內在。這個獎項讓我看到我們年輕設計師對住宅設計完全不同的看法,也創造了未來住宅的一些典范。而且我幾乎可以預見到,這邊很多的年輕設計師,他們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后都將很了不起。臺灣交通大學建筑研究所專任教授
CSID臺灣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