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及當代中國電影,始終都無法繞開一個人,那就是張藝謀。作為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代表性人物,張藝謀以及他執導的電影不僅在國內一直是電影學術界、媒體、公眾競相追逐的焦點,在國際上更是深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并頻頻獲獎,成為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名副其實的一面旗幟。除電影外,張藝謀在其他藝術領域始終進行著探索與嘗試,如執導歌劇《圖蘭朵》、《秦始皇》;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系列,加之成功執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張藝謀一度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奧運過后,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日漸成熟,觀眾的觀影需求和品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張藝謀回歸電影,相繼執導了《三槍拍案驚奇》和《山楂樹之戀》這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電影。影片公映后,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一時間張藝謀及其電影再度成為中國影壇的熱點話題。
縱觀張藝謀的電影,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一批表現人性覺醒與反抗、歷史反思與追問的沉重題材影片,到90年代中后期的《有話好好說》、《我的父親母親》等一批關注和反映個體生存狀況和平民關懷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再到2002年的《英雄》一舉開創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我們不難看出,張藝謀極為準確地把握住了中國電影的風向標。不僅如此,他的電影風格在不同時期的探索與轉變都對中國電影的發展產生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