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善始善終”,對于一個有離職念頭的員工來說,他們也希望能夠得到“善始善終”,離職的時候能好話好說,給自己也給大家留下一個華麗的背影。可是現實往往打臉,有些公司對離職的員工卻不待見,往往離職時態度來個180°的大轉彎,不僅讓當事人憤怒,同時也讓其他在職員工心寒。離職時,不僅最見一個人的教養,同時也見一個公司的格局,一個高段位的公司會表現出什么樣的態度呢?
Part One
前幾天剛看了一篇文章,叫《離職時,最見一個人的教養》,在這篇文章之后,顯然引來了一場爭議。
很多人在給我留言時表示,如果自己在離職時老板表現得素質低劣,甚至故意克扣工資該如何?難道我們還要繼續表現自己所謂的“教養”嗎?
另外還有一位男士給我講了他離職時發生的事情。春節之前他遞交了辭職申請,這樣做原本是希望給公司多留一些時間,畢竟公司招新人后還有很多交接工作要做,但是結果如何,在遞交申請之后,該報銷的費用,明明手續齊全,領導卻怎么也不批,還有更氣人的是,所拿到的年終獎也在整個部門是最少的。
他說:“我在遞交辭職申請前,還有同事勸我在拿到年終獎后再提交,但我畢竟在這家公司呆了四五年,怎么想都不會覺得老板會那樣對我,可事實證明是我太蠢。這種情況下,我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去他娘的教養!”
大多數人都希望在離職的時候能夠可以得到善始善終,但也有時候,當你努力想給前任東家留下一個華麗的背影時,對方的表現卻完全不和你在一個段位上,水準十分欠佳,甚至令人心寒。
所以,離職時最見一個人的素養,見的可不僅僅只是員工的素養,還有領導甚至老板的素養,面對員工的辭職申請,管理層的做法又何嘗不代表了一個公司的格局呢?
Part Two
我工作已經七八年了,這期間我也換了好幾份工作,這么多年的職場經歷,也讓我見證了形形色色的離職故事。
還記得之前在某家公司,有個初入職場的90后小姑娘,當時負責微信排版的工作,但是因為性格有點毛糙,并且當時的微信后臺不是很穩定,所以她時常被這份工作逼得崩潰,當時我們都認為她不是很適合這份工作,后來她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主動提出了辭職。經過部門主管的同意,公司同時也掛出了招聘啟事,等到新人上崗后,這個姑娘就離職了。
但是在這姑娘前腳走的那一天,主管后腳就在公司的微信群發了一段這樣的話:某某因為工作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公司的發展,已經不再是我公司員工,望周知。
我當時看到這條類似通知的消息都有點懵圈了。
這姑娘也算是善始善終,本身就是因為工作不適應,然后主動提出的離職,還是等新人上手之后才離開,并且她在職期間也沒有出什么差錯,但是主管卻在公司的群里說“工作能力差”這種話,這是不是小雞肚腸?恨不得把人一腳踩死呢?如此蓋棺論定,豈不讓人心寒?
這個姑娘當時已經退出我們的微信群,固然看不到這番評價,但我們這些在職的員工卻難免不會心寒:原來公司管理層是這樣評價(對待)離職員工的。原來辭職就是“工作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公司的發展”?
但是看到這條消息,瞬間覺得這個領導相當得不厚道而且還Low,那么,高段位的領導是如何宣布員工離職的呢?
我有一個同事是在春節之后才提出的離職,不同的是她在我們公司做的時間比較長了,也有差不多7年時間,在我們的一次部門會議上,我們的主管宣布其離職時是這么說的:她是個工作很努力,也很認真的姑娘,我們感謝她7年來的辛苦付出,同時也希望她可以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歡迎以后常回家看看。
正規的公司,對員工離去和新人的到來都應當習以為常,會尊重員工的選擇。請理解,無論員工離職是由于個人原因,還是對公司心存不滿,這些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假使公司不想讓人才流失,那么大可以挽留,如若挽留不住,也最忌給員工穿小鞋、使絆子,甚至翻臉不認人。
員工在離職的時候,公司給出的態度,透露的不止是管理層寬厚與否,還有一家公司的眼見格局大小。一句“我祝你前程似錦”,不但盡顯氣度,還讓員工心生暖意,反之,大家都懂的。
Part Three
A姑娘大學畢業之后就在一家公司工作,為人比較踏實,責任心也很強,八年后,由于她所在的部門不是很景氣,所以公司進行了部門之間的合并,這樣她們部門好幾個人就都變成了閑人,原本以為單位會把他們辭退,但是結果把他們全部都調去了無關緊要的崗位,更別說績效了,完全低到不能糊口了。所以到這時她這才明白公司這是在逼他們辭職,只是公司不愿意出違約金才出此下策。
B姑娘的經歷也讓人聽后憤怒不已:她早年間在一家飯店當過服務員,每天要站十幾個小時,三天之后,她感覺自己實在吃不消了,于是便提出了辭職申請。但是當時她的身份證還押在經理的手里,所以辭職的時候必須要討回身份證,她也客客氣氣地表示自己實在不好意思,由于工作強度有點大,自己做不了。
結果,經理“啪”一聲把身份證甩給了她,并且告訴她,宿舍一分鐘都不能再呆,請她立馬走人,還另外派了一個姑娘跟她一起回到宿舍收拾東西。雖然這個姑娘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她覺得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己在這里才工作了三天。等到東西收拾完返回經過大廳時,她又遇到了經理,這時經理又對她冷冷地說道:“吃不了苦還出來找什么工作?像你這號人,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B姑娘當時氣得熱血直往頭頂涌,原本找工作就是雙向的選擇,難道我做不了服務員,就一輩子沒出息了嗎?而且那個經理用的量詞是“號”,什么叫“這號人”?她說,要不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肯定就和那個主管撕起來了。
當遇到這種無良的公司、沒素質的領導,其實大可以抱著“去他娘的”的心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是人家都騎到咱脖子上拉屎了,難不成還要以笑臉相迎嗎?
C男在新單位工作也有兩個月了,但是同時單位以極低的工資招了個實習生,領導直接讓他交接工作,其實C男并沒有犯什么錯誤,工作也是相當勤快,但是說到底,這個單位就是想用廉價勞動力而已。
C男在當初提出的薪水要求,公司也是同意的,而且他自認為沒有辜負那份工資,哪里料到一來廉價勞動力領導就翻臉不認人,于是C男決定通過勞動法來仲裁解決這件事,事實證明他贏了。
“善始善終”不只是說員工離職時要好好交接、平穩過度,同時公司也要感謝員工的付出,不要人未走茶已涼,更不要虧待前員工。千萬不要以為人家不再給你創造利潤了,沒有利用價值了,就可以任意欺負,甚至踐踏對方自尊。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還有個詞兒叫“勞動仲裁”呢!
世界很小,指不定會在下一個路口就相遇,多年后再相逢,你是那個讓前員工心懷感念微笑著說“某總你好”的人,還是讓人家暗罵“這就是我以前那個混蛋老板”的人,取決于你在員工離職時的態度。
向你推薦一個不錯的老板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