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血中尿酸水平增高,有助于幫助診斷痛風。
痛風友友也會在病程中的某一階段有高尿酸血癥的存在,且血尿酸值越高,出現痛風癥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高血酸血癥就是痛風。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之間是什么關系?二者有何區別呢?這些問題我們一次給大家整明白。
高尿酸血癥是指嘌呤代謝紊亂 和/或 尿酸排泄障礙所致血尿酸增高的疾病。具體指37℃時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過420μmol/L(7.0mg/dl),女性超過360μmol/L(6.0mg/dl)。
這個濃度為尿酸在血液中的飽和濃度,超過此濃度時尿酸鹽即可沉積在組織中。比如關節內、關節周圍、皮下、腎臟等部位,引發急、慢性炎癥和組織損傷。
而痛風就是持續、顯著的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但痛風發病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痛風除高尿酸血癥外可表現為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等。
高尿酸血癥患者只有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才稱之為痛風。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高尿酸血癥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常與肥胖、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發生,而痛風則由某些系統性疾病或者藥物引起。
那么,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主要有哪些呢?
痛風并不能說明尿酸水平持續性升高
痛風患者血尿酸常常表現為間歇性的特點,即有時血尿酸升高,有時則正常。
因此。當某一次檢查痛風病人血尿酸正常時,不能認為他沒有高尿酸血癥,可以把它們看成是一個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
痛風必有高尿酸血癥的存在
但高尿酸血癥并不一定發展為痛風
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所以對高尿酸血癥病人何時能演變為痛風,很難做出確切的時間上的判斷,也無法預測一個高尿酸血癥病人將來會不會演變為痛風。
總之,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病的先決條件,沒有高尿酸血癥就沒有痛風。但高尿酸血癥可在較長時間內單獨存在,甚至不發展為痛風。
不能僅憑一次血尿酸值增高就診斷為痛風
由于影響血尿酸增高具有很多因素,如進食高熱量、高嘌呤的飲食、饑餓及飲酒、應用噻嗪類及氨苯蝶啶等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藥物等,都有可能使血中尿酸增高,這種增高有可能是暫時的,去除這些誘發因素后,血尿酸水平就恢復正常,不會出現痛風。
持續性高尿酸血癥不代表就是痛風
在痛風發作之前可能長期持續存在高尿酸血癥,且絕大多數患者終身不發作。這類無痛風發作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很可能是各種藥物和飲食因素造成的暫時性高尿酸血癥,只要清除掉這些因素患者就可以恢復正常。
血尿酸值的高低與痛風的形成是不成正比的
通常痛風發作時,絕大部分患者的血尿酸值都是很高的;而一些患者尿酸值并未超標,但也會患上痛風;還有的人經過降尿酸治療后,血尿酸值下降,卻又發作痛風。
治療痛風和降尿酸需區別對待
臨床上治療痛風和降尿酸治療是同一目的的兩個方面,而不是一回事,當痛風性關節炎經過治療緩解了,在繼續進行降尿酸治療時,別忘了預防再次出現痛風關節炎的治療。
由此可見,高尿酸血癥患者不一定都會發展為痛風,臨床上需將血尿酸檢測結合患者的癥狀、體征、X線、關節滑液檢查尿酸鹽結晶等加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痛風的準確診斷。
由于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存在密切的關系,在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不可混淆,雖然治療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并不屬于一種疾病,患者要正確的區分開來,進行合理的治療,不要因為認識上的錯誤,導致在治療的過程中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