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冠心病逐漸高發,人們對其也逐漸重視,也出現了諸多關于冠心病的報道,有的說冠心病可以治愈,有的說不能治愈只能維持。那么,得了冠心病應該如何治療?是否可以治愈呢?我們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的姚康教授為我們解答。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氧供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發的心臟病。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成因。動脈硬化的特點: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出現局部脂質和復合糖類積聚、纖維組織增生和鈣質沉著形成斑塊,并有動脈中層逐漸退變,嚴重的病變還會出現斑塊內出血、斑塊破裂,從而導致局部血栓形成。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性別,年齡等個體因素;還有一些高脂飲食,吸煙,肥胖,缺少運動的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導致。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醫學界公認的冠心病的首要致病因素。
介紹了這么多,冠心病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姚康教授表示,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無法完全逆轉,也就是說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過治療可以維持著不進一步惡化,不產生危及生命的嚴重后果,基本可以達到正常壽命。
為什么冠心病無法治愈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治療冠心病的關鍵是什么?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清除冠狀動脈內壁上的斑塊,緩解由冠脈病變引發的心肌缺血。斑塊的持續增大,容易導致斑塊破裂以及引起一些炎癥反應,導致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引起冠狀動脈狹窄,或者斑塊脫落,導致血管堵塞,從而造成心肌嚴重缺血的后果。所以,若想治愈冠心病,就需要逆轉冠脈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但是目前沒有很好的完全去除斑塊的方法,只能通過一定的手段,減小斑塊,以及維持斑塊不再增大。
雖然無法完全逆轉冠心病,但是通過現有的治療,以及生活習慣的改善,已經可以有效的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術后的生存時間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和正常人一樣活到預期的壽命。
冠心病主要有哪些治療手段?
通常情況下,藥物治療是任何疾病包括冠心病在內的首選治療方法,不管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或是否安置支架或心臟搭橋,一旦確診冠心病的患者,都需要長期堅持口服改善預后的藥物。目前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有很多。主要治療藥物包括:抗血小板(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調脂穩斑(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藥物;以及必要時改善心絞痛癥狀的β阻滯劑(如倍他樂克)、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地爾硫唑)、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藥物。但藥物治療僅能緩解癥狀,穩定斑塊,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無法消除或減小已經形成的粥樣斑塊,無法解除冠狀動脈的狹窄。
當冠心病病變嚴重到一定程度,上述藥物治療不能緩解癥狀而影響生活質量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分為兩種:介入治療和心臟搭橋治療。
介入治療是指通過橈動脈(目前最多的路徑)或者股動脈將導管送抵心臟的冠狀動脈,對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進行再通,放入支架支撐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改善心肌血供的方法。支架可以將形成的斑塊向外擠壓,支撐血管,通暢血流,可以明顯緩解心絞痛的發作,提高運動耐力,改善生活質量。但是植入的支架畢竟是外物,有發生支架內血栓形成,以及支架再狹窄的風險。所以支架植入術后,需要堅持服藥長達1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雙聯抗血斑藥物治療,以等待血管內皮生長覆蓋支架,然后根據病情再改回單一抗血小板治療。
冠狀動脈搭橋是指用患者自身的大隱靜脈或其他動脈,將狹窄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繞過狹窄的冠狀動脈,向心肌的遠端供血,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改善心絞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一般來說搭橋血管的壽命為5-10年。和支架手術相比,搭橋手術更為復雜,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多,風險高。
最后,姚康教授提示,不管是采用哪一種治療方式,或者聯合治療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調整要貫穿冠心病患者的始終。保持低鹽低脂肪飲食,低糖、低熱量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堅果,根據病情適度鍛煉,控制體重,調節情緒,戒煙限制飲酒,避免受涼感冒,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禁忌暴飲暴食,禁忌過度勞累、精神高度緊張,禁忌酗酒,禁忌劇烈運動,不要私自停用冠心病的藥物,不要聽信謠言,定期心血管內科??崎T診隨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