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傳人'的傳播方式,不得不承認會造成疫情防控工作的難度,畢竟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最日常不過的過程。但一線醫療專家表明,新冠狀病毒肺炎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通過飛沫傳播而達到人傳人的。也有相關的研究表明,打一個噴嚏,飛沫最遠可以飛出大約8米,因此這是飛沫傳播力度非常大的原因。
另外,專家進一步研究表明,新冠狀病毒不僅可以在飛沫中存活率非常高,在其他的宿主上生命力也非常頑強,比如表面光滑的門把手、衣物表面或其他物件表面等。如果雙手在接觸到病毒之后而沒有進行清潔消毒,那么雙手不小心接觸到口鼻或眼睛,都會與飛沫傳染一般,病毒可直接進入口鼻腔等呼吸道以及眼角膜。
而更加令人恐慌的還是新冠狀病毒的潛伏期非常長,可達10-14天的時間,處于潛伏期的患者除了能夠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之外,并不會有任何發病征兆,所以造成處于潛伏期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防控和隔離。雖然潛伏期的患者沒有發病特征,卻已經具備傳染力,因此也加大了防空工作的阻力。
雖然國家在第一時間已經做出了響應政策,號召全國民眾在春節不走親訪友,不聚眾不聚會,待在家中自我隔離自我保護,盡量不要頻繁出門,如果需要出門的話則要正確佩戴口罩,并且盡量避開人流聚集。但面對全國各地確診的數據不斷上升,以及口罩的供不應求,這也很難讓民眾不恐慌。對此,鐘南山院士及時發話,給民眾帶來了一顆'定心丸'。
鐘南山院士在采訪中表示,對于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之所以會在一周之內處于人數大增的情況,這并不是在進行防空之后的結果,而是一開始對于本次病毒的防御工作不夠力度而造成的.也就是說,這些確診的患者大部分是在武漢封城之前就已被感染,而并非武漢封城以及一線醫療人員進入之后才爆發。
由于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并且沒有發病特征卻帶有傳染性,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了阻力。但在有效的防控和治療之下,接下來感染的患者將不會再大規模增加。并且在中國醫療水平國際一流的水平加持之下,以及國際拔尖醫療人員的共同研究,相信不用多久,針對肺炎病毒的特效藥將能夠被研發出來。
在疫情面前,人人都需要聽話照做響應黨的引導,做好自我隔離工作和保護措施,出門戴口罩和勤洗手等途徑來避免感染病毒。目前特效藥還在日夜兼程的研發中,而對于新冠狀病毒肺炎人體內目前還沒有抗體,所以最安全的做法依然是進行'居家隔離'來自我保護,畢竟在春節之后的返工期間,也是防范工作最為繁重和艱巨的時期。
從鐘南山院士在采訪中的發言不難看出,對于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抗擊工作還是非常有自信的,而這位17年前擊敗非典的老英雄,他的發言無疑是給民眾帶來了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