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誰說過:每座城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老街巷,在歲月更替中,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城市的發展。在六朝古都的南京,這些古老街巷上的一磚一瓦更是記載著千百年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生活軌跡。因此,早就有了一個想法:趁這些老街巷還沒有舊貌換新顏,那些依然留存著古風韻味還沒有被現代挖掘機破壞,近距離地感受一下六朝古都的遺風吧。
新年的第一天,天空被陰霾的云層堆得滿滿的,太陽那利劍般光芒也無法刺穿這云層,似乎在預示著什么。但我仍舊利用這一天的休息,在這樣的天氣里,去了南京的老城區——評事街。
沿著升州路,一直走著,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的包圍中,定盤巷、望鶴樓、水倉巷、走馬巷、大板巷、老坊巷等等,與評事街毗鄰或近鄰的老巷還真不少呢。
這些小巷短則十幾米,長就幾十米,巷子兩邊房子大多是磚木結構的平房,或是兩層樓房,也有的是干打壘結構,地面還有少許的是石板鋪成。椽梁也有用雕花木做成,一些隔墻,還有門扇,也是木質結構的。悠悠歲月的變遷,把這些木質材料,熏成了厚重的褐色,如同過去竹木簡的顏色。我真想停下腳步,從那些層層疊疊的褐色里,聽它們傾訴一番歲月的掌故。
這一切構成了一片老南京的獨特風景,但這一切還能留存多久呢?四周是俯視眈眈、有著鋼筋鐵骨的高樓,時刻都想吞噬它們,僅僅憑借歲月留給它們的滄桑魅力來抵御,結果可想而知。我只想說的是:毀掉這風景或許只需幾天,但積淀這幽邃確需要千百年呀!
說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位德國歷史學家在看到北京舊城改造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現有的,你們將來都會有;而你們現在有的,我們永遠不會有。”這話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