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爾互聯工廠:用戶+研發+機器人首創全流程價值鏈)
當前,以中國為代表的制造業轉型升級與美、歐等發達國家“重振制造業”的政策方向形成共振,加劇了工業4.0的到來。在浪潮涌動下,中國制造企業紛紛扛起制造轉型的大旗,作為最早開始智能制造轉型的企業之一,海爾通過互聯工廠構建起一個用戶需求驅動的全流程價值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經表示,當前我國制造業還有相當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領先行業可比肩4.0。海爾通過前聯研發、后聯用戶,進而打通整個生態價值鏈,實現用戶、產品、機器人、生產線之間的實時互聯,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率先搶跑中國版的工業4.0。
在海爾看來,機器換人是手段不是目的,因為它只解決了一個問題,高效率。而互聯網時代要的不是高效率,而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高精度”對應的是用戶個性化需求。所以海爾互聯工廠不是一個工廠的概念,而是一個生態系統,是對整個企業全系統全流程進行顛覆。借助前期交互平臺實現與終端用戶需求的無縫對接,并通過開放平臺整合全球資源,迅速響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原來為庫存生產轉變成為用戶個性化而創造,讓他們從“消費者”變成生產和消費合一的“產消者”。
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消除了中間環節,實現了用戶、企業和利益攸關方的有機融合,這種模式創新正是全球制造企業未來變革的核心。目前海爾已建成了空調、洗衣機、冰箱等8大互聯工廠,完成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變,并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
在互聯工廠全流程制造模式的基礎上,海爾不僅實現了制造水平的突破和顛覆,還將互聯工廠模式簡化、軟化、云化,構建起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讓其他企業也可以迅速復制這一先進的模式,實現大規模定制的轉型。在剛剛結束的2017工業互聯網峰會上,海爾COSMO平臺已經正式對外提供社會化服務。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安筱鵬副司長在2017年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肯定了海爾COSMO平臺對中國工業互聯網探索的重要性,他認為海爾COSMO是最有生命力的平臺,實現了企業與用戶、企業與資源、用戶與資源三個雙邊市場的共贏。同時在其為《信息物理系統白皮書(2017)》編纂的序中還提到海爾的CSOMO與西門子的Mindsphere、美國GE的Predix平臺,通過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集成,形成了開放、協同、共贏的產業新生態。這也恰恰印證了海爾COSMO定位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誠信工業新生態的定位。
進入互聯網時代,家電企業進行創新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加快釋放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運用網絡思維滿足用戶需求。所以智能制造的“智能”不僅體現在產品本身,更在于對用戶需求的把握。而海爾互聯工廠打破傳統的制造模式,構建起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社群經濟新工業生態,并通過COSMO平臺以開放的姿態共享,幫助中國制造轉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