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典園林里,處處都體現著園林的音樂美法則。園林藝術與音樂藝術在美的法則上的追求也是一致的,園林體現出神韻美,音樂體現出聲韻美。園林的布局安排常包括引子、主題、發展、高潮、轉折、尾聲等,多姿多彩且完整和諧統一,并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過程性,就像在欣賞一首無聲的優美的樂曲一樣。其中往往還利用借景、對景、障景、框景、隔景、藏景等手法穿插一些懸念、欲揚先抑和變化對比,更加強了猶如音樂般的韻律感。
身臨其境,水乳交融
所謂園林,樹在其中是不可缺少的。樹的枝葉間常帶給人以某種美感的風聲。甘肅隴東地區有一句民謠:“前院槐,后院柳,栽下楊樹拍拍手”就體現出百姓家中種樹也會注意到樹間跳動著的自然音符。唐朝詩人王維有名作:“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人在幽靜閑雅的竹林中,或端坐弄弦,或起身長嘯,快然自得,富有情趣,這正體現了園林與音樂水乳交融的效果。
古典園林的景致往往講究動靜相宜,錯落有致,一派詩畫意境的景象,就像一曲參差高低、繪聲繪色的“天樂”。小橋、池塘、樓臺亭榭、假山疊石、樹木花草、雕刻對聯配以波光粼粼、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游魚嬉戲、風雨之聲、鳥語蟬鳴、曲徑通幽的琴聲,給人以完美無瑕的體驗,如天籟之音的妙曲聯奏,富有音律,回聲開合,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凝固的音樂、無聲的詩畫
中國古典園林詩情畫意,意境深邃,并具有一定的音樂性。音樂對園林藝術有一定的影響,而一些著名的園林也往往成為音樂的題材。中國古典園林不僅美,而且有著豐富的內涵。園林利用各種園林景觀、園林要素傳遞信息和深化意境。游賞美妙的園林風光,能引起人們的聯想和情感的激動,一部優秀的園林作品無疑就是凝固的音樂、無聲的詩畫。
園林藝術和音樂藝術都是按照美的法則和特定目的把不同特性的空間組織在一起時,產生了變換的節奏和各種風格的旋律,如同一個完整而豐富的音樂段落,帶給游人細膩流暢的體驗。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常常見到的那些多姿多彩又耐人尋味的景致,主要都是以山石、水體、植物等自然要素,配以建筑、裝飾等人工要素,經過不同的構景方式和處理手法創造出變幻莫測的園林景色,它不僅觸動著人們的視覺,而且還與人們的聽覺和嗅覺發生聯系,引起人們不同的心理反應。就像音樂構成一樣,通過音樂基本要素以及音樂的組織手段,兩者按照美的法則結合在一起就是音樂。園林美與音樂美確實有著一定的共通之處。
注:本文轉載自造園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