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長期在外漂泊,經歷了一些痛苦和掙扎后,徹夜難眠時漸漸明白了老師當年的良苦用心,而每次離家踏上遠去的火車時,腦海中總會想起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的那段描述: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也許是真的長大了,也許是長久在外,每次只要看到跟“父親”有關的都會觸動我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再次讀朱自清的《背影》,看到朱先生父親后來在回信中的那句“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更是讓我熱淚盈眶。
小時候,我最快樂的日子就是父親吹著口哨騎著自行車帶著我,我坐在車子前面一邊玩著車子鈴鐺一邊數著經過的汽車,一放假我就嚷嚷著讓父親帶我去縣城玩。每次去縣城,父親都會帶我去看火車,一有火車經過父親就會久久的望著火車遠去的背影,然后對我說將來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到更遠的城市去,偶爾還能聽到幾聲清晰的嘆息。
逢年過節,父親也會帶我去看各種節目表演,有時還會給我買個棉花糖或燒餅。那會感覺父親好厲害,一天不吃飯還能一直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走回家。后來才知道,父親是為了省那幾塊錢。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乾德門出演的一段視頻,同一個人,兒時看《新白娘子傳奇》時一點也沒覺察到歲月的痕跡,如今“法海”已經變成了一個步履蹣跚的大爺,而那個唱《法海你不懂愛》的孩子也已長大。呵,時光啊!
由于離家遠,工作后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打電話的次數也是少之又少,每次往往沒說幾句就匆匆掛了,甚至有時候晚上八九點打過去還能聽到炒菜的聲音。有時候,在路上看到那些在烈日下勞作的人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的父親,想到那雙手,不知道兒時揪過的青絲是否白了,也不知道兒時騎過的后背是否還堅實,誰能告訴我?
作為兒子,也許只有某一天當自己成為父親時才能明白那些年深藏在心底從不顯露的愛吧。
評論區可以說說你跟父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