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瀏陽人,從小聽著“瀏陽河, 彎過了幾道彎” 歌曲長大的我,自然非常了解本土的飲食文化習慣。無論是省城長沙, 還是瀏陽本市,走在大街小巷,你會看到不少打著“瀏陽蒸菜”招牌的餐館,門口都擺放著一個大蒸籠,熱氣騰騰的,散發(fā)的香味在飯點時勾起你的食欲。
瀏陽蒸菜的起源是有典故的。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開戰(zhàn),瀏陽人選擇支持陳友諒,朱元璋便血洗了瀏陽城,導致整個瀏陽人煙稀少。后來, 很多廣東人和江西人遷徙過來,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客家人,他們將游盤飯一鍋熟的飲食方法,用本地的飯甑和竹蒸籠,結合瀏陽本地的腌菜等食材,逐漸形成了一種當?shù)靥厣嬍场?strong>瀏陽蒸菜。
瀏陽蒸菜在選材方面,以干菜、煙熏菜、腌制菜、新鮮肉類、時令蔬菜等為主,輔佐以鹽、辣椒、油脂、豆豉,在煮飯的時候,放個架子,擺上盤子,放上菜,只需坐等開飯。這種烹飪方式不但方便,而且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營養(yǎng)和原汁原味。
首先我們來說說蒸火焙魚,這道菜還被“蒸瀏記”帶到了聯(lián)合國做美食展示,因為它極具當?shù)靥厣g陽河里打撈上來的嫩仔魚洗凈除去內臟,小火烘干,再用米糠熏制成金黃色,油燦燦的,看著甚有食欲。夏季配上新鮮的當?shù)丶t辣椒,放點鹽、醬油,淋上山茶油,蒸熟以后,火焙魚的香味加上辣椒的回甜味,配上一碗米飯,吃得大汗淋漓。在異鄉(xiāng)的瀏陽人,有時候買不到新鮮的辣椒,配上干辣椒粉蒸,也足以解思鄉(xiāng)之情。如果你問一個最近胃口不好的瀏陽人最想吃什么,他可能回答你的是蒸火焙魚——可想而知,當?shù)厝藢@道菜是打心眼兒里喜歡。
臘味合蒸是目前很多瀏陽蒸菜里比較典型的一道菜。以豆腐干打底,配之以臘肉、臘鴨、臘雞,然后鋪上滿滿一層當?shù)禺a的辣椒粉,淋上油,放幾顆豆豉,上桌的時候,淋幾滴老抽上色,做法極為簡單,整道菜的口感卻是極為豐富,非常下飯,也是當?shù)剡^年必上的一道菜。臘肉的油汁浸透到豆腐干中,吃起來有滋有味,煙熏過的臘雞和臘鴨,水分比較少,非常有嚼勁,煙熏的香味加上辣味讓人不得不愛,吃的時候直呼過癮!
我的外公以前每年冬天都會準備很多臘菜,例如臘肉、臘魚、臘雞、臘鴨、臘豬蹄、臘豬肝、臘腸等,然后分給各家各戶,好不熱鬧。近幾年外公的身體沒有那么健朗,家里就很少吃到像臘牛肉、臘豬蹄、臘豬肝之類的菜, 菜市場賣這些種類的比較少,只能委托周邊農村的朋友特意制作。其中臘牛肉是比較香的,無論是蒸還是小炒,上桌也都比較受歡迎。
在蒸臘菜中,我個人比較喜歡吃蒸臘腸。臘腸清洗起來比較費勁,因為在煙熏過程中,水分蒸發(fā)比較多,口感上不如新鮮肥腸那般滑爽,但是臘腸的表皮相對要脆一些,內里還是保留有油汁,非常有嚼勁,別有一番風味。蒸煙熏菜,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放干辣椒粉,但是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經常在夏天用新鮮的紅辣椒蒸臘腸,每次我放學回家,饑腸轆轆地掀開蒸鍋蓋,紅彤彤的辣椒蓋住了臘腸,配上一碗白米飯,是我記憶中溫暖的時刻。
平日里工作忙,不防試試山茶油蒸豬肉,若是家里有小孩還可以放點豌豆打底,配點姜絲,放點鹽,加點水,淋上山茶油,上籠蒸熟便可。這道菜口味鮮甜,老少皆宜,在瀏陽蒸菜系列中是難得不放辣椒的一道菜。同時這也是在蒸新鮮肉食類菜中,出鏡率比較高的。另外,醋蒸雞味道也非常可口,可選雞腿肉剁成小塊,有些人配的是剁辣椒,也有人喜歡用泡椒——二荊條經過浸泡后的酸味,完美地和雞肉融合, 如果覺得味道不夠,還可以放點白醋,辣味、酸味、雞腿的香味便融合在了一起。
瀏陽當?shù)禺a的辣椒特點是皮薄、肉嫩、辣度適中,含水量少,并且?guī)Щ靥鹞丁6苯酚址譃楦衫苯贰⑿迈r辣椒、剁辣椒、泡椒等。什么樣的辣椒配什么樣的菜,在蒸時令蔬菜方面更是有一定講究。例如二荊條辣椒配的是茄子,剁椒配的是芋頭,夏季新鮮的紅辣椒可以蒸紅豇豆、毛豆、刀豆,土豆一般配干辣椒粉。例如剁椒蒸芋頭,初入口是滑爽,一咬下去便是軟糯,還帶一點點剁椒發(fā)酵后的酸味,在很多餐館點單率比較高。夏天時,鮮紅椒蒸毛豆和蒸紅豇豆,辣中帶有一絲回甜味,是我的最愛。
瀏陽豆豉是每家每戶必備的,在瀏陽蒸菜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是用赤豆或黑豆發(fā)酵后曬干制成,味道濃郁,風味獨特。像青椒蒸茄子、剁椒蒸芋頭、蒸豆腐干、蒸土豆、蒸臘肉、蒸蛋,都會撒上幾顆,吃到嘴里你會對那一點點豉香味感到驚嘆!
夏日炎炎,沒有胃口的時候,母親經常會用豆豉蒸辣椒,不怕辣的可以用二荊條, 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會用螺絲椒,它肉厚、皮薄,配點醬油,再加點醋,酸辣爽口,美味極了!
另外,山茶油作為當?shù)氐奶禺a,在瀏陽蒸菜中也是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在蒸雞、魚、鴨、豬肉時,大多數(shù)人會用山茶油,因為它不但可以去腥提鮮,而且營養(yǎng)價值并不低于橄欖油。
過了寒露,當?shù)厝瞬艜_始采茶籽,因為此時的茶籽已經長老了,水分更少,榨出的茶油更香。采摘后的茶籽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天,期間“噼里啪啦”地,從茶籽中會“跳”出一顆顆小籽,這就是榨茶油的精華,烘干后磨成粉,便可以榨出香噴噴的山茶油。茶樹全身是寶,最后榨出油剩下的茶枯還能用來熏臘肉,用當?shù)卦捴v, 用茶枯熏臘肉, 火面小,好控制火候,臘肉更香。
瀏陽本身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丘陵地區(qū), 由于交通不便, 與外界交往少,自古以來以農耕為主,商業(yè)發(fā)展緩慢, 在山區(qū)生活的人為了保存食物,便制作出了很多干菜和腌菜。常見的是干豆角、干刀豆、干黃花菜、干蘿卜絲等, 所以平日里干豆角蒸肉、梅干菜蒸扣肉比較常見。瀏陽本地酸菜跟外地酸菜不太一樣,它屬于半干菜,沒有加入任何含鹽的調料。一般選用紅薯葉、青菜葉,將其剁碎后曬至半干,裝入瓶中,自然發(fā)酵而成,一個星期以后便可食用,打開蓋子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和酸味。酸菜單獨用辣椒粉和豆豉蒸,非常下飯。用它來炒豌豆、炒肉末,蒸油渣也很美味。瀏陽當?shù)卦缟系拿追垆伓紩[上一盆酸菜,用它來作為臊子,大多數(shù)人都會舀上滿滿的一勺,使得米粉的湯汁鮮美中帶點酸辣味,當?shù)厝嗣篮玫囊惶鞆泥乱煌胨岵巳饨z米粉開始了。
瀏陽蒸菜系列中也會用到一系列腌菜,食材一般選用雞、鴨、魚等新鮮的肉類,很有當?shù)靥厣W龇ㄒ话闶菍㈦u、鴨、魚宰殺洗凈后剁成大塊,曬成半干狀態(tài),保留百分之二三十的水分,然后拌以鹽、五香粉、辣椒粉、高度白酒,裝入壇中即可,有些甚至可以保留一年。上鍋蒸的時候,只要放點豆豉、淋點油就可以,簡單方便。
腌菜不是每家都會準備的,因為只要哪個環(huán)節(jié)出錯了,很容易做失敗。記憶中,小時候父親經常會腌五香魚,出鍋時非常香,鄰居有時候甚至也會過來討上幾塊。
每次回老家,約朋友下館子,蒸菜是必點的,同時我們還會點一碗水豆腐湯,蒸菜中的辣椒吃得上勁頭的時候,喝一碗水豆腐湯緩解一下,有吃有喝,好不快哉!現(xiàn)在我離鄉(xiāng)很多年,很是思念家鄉(xiāng)的親朋好友,每次煲完“電話粥”,對方還會問:“豆豉、辣椒粉、酸菜夠不夠呀,不夠的話,明天寄給你!”在我每天的飲食中也會有一碗蒸菜,這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有一次朋友來我家做客,我做了一碗剁椒蒸雞,對方贊不絕口, 得知做法以后, 更是喜歡,臨走時還要走了一瓶剁辣椒。
早些年,在廣州、深圳一帶,瀏陽蒸菜憑借著它上菜快、品類多、味道可口、價格實惠的特點,在快節(jié)奏的城市很受歡迎。現(xiàn)如今,瀏陽人走南闖北,瀏陽蒸菜館也是遍地開花,蒸瀏記更是把瀏陽蒸菜品牌化, 在2018 年“湘菜香飄聯(lián)合國”活動中,蒸瀏記在美國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外交廳現(xiàn)場制作展示了瀏陽火焙魚、鄉(xiāng)里臘肉這兩道經典瀏陽蒸菜,讓更多人通過飲食了解瀏陽文化,從而帶動了當?shù)亟洕l(fā)展,可謂是“蒸蒸日上”。
胡麗/文 Hana/編排